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争条件下光网络生存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光网络生存性是评估光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提出了在战争条件下光网络所面临的生存性问题,分析了硬杀伤、软杀伤、信息窃取对光网络生存性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
王鹏飞
邢剑锋
梁东坡
机构地区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出处
《信息通信》
2014年第8期97-98,共2页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光网络
生存性
信息窃取
分类号
TN92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文乃豪,朱燕平.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32(7):19-22.
2
徐翀.战争状态下的光传送网保护[C].光纤在线五周年论文专辑,2005,9:32-34.
3
赵太飞,李乐民,虞红芳.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J]
.压电与声光,2006,28(3):272-274.
被引量:5
4
杨威,谢永强,熊焕.
网络可生存性技术研究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7):2298-230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袁丹,张玉清.
网络可生存性定义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z2):525-529.
被引量:6
2
徐浩,李兴明.
ASON网络多层生存性技术的研究[J]
.现代有线传输,2005(6):64-67.
被引量:1
3
张成良.
ASON技术发展与ASON/IP多层网络恢复[J]
.电信科学,2006,22(7):18-21.
被引量:1
4
周荣生,杜春生.
对ASON承载IP网的研究(下)[J]
.电信科学,2007,23(3):21-26.
被引量:4
5
Pej Dan,Massey D,Zhang Lixia.A framework for resilient Inter- net routing protocol network[J].IEEE,2004,18( 12):5 - 12.
6
Katz D, Ward 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R]. Draft- IETF-B fd-Base-02.Txt,2005.
7
Rahul Aggarwal. BFD For MPLS LSPs [R]. Draft-IETF-Bfd- Mpls-01 .Txt,2005.
8
Francois P, Filsfils C,Evans J, et al.Achieving sub-second IGP convergence in large IP networks[R].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05,35(3):35-44.
9
Ashwin Sridharan, Roch Guerin.Making IGP routing robust to link failure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3462 (1):634-646.
10
Satoshi Uda, Nobuo Ogashiw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verlaying multi-homing architecture [C]. SAINT Workshops, 2004:165-172,.
共引文献
8
1
魏晋,丁金金,邵海霞.
光传输网安全保护机制的研究[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1(1):40-42.
2
张学梅.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及其进展[J]
.山西电子技术,2011(5):64-65.
被引量:1
3
潘红芳,赵飞.
网络信息空间的可生存性机制构建[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3):49-50.
4
郭鹏,陈成伟.
新时期光传输网安全保护策略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5):411-411.
5
王培国,刘发彪,黄炜,李泽.
基于光纤通信网生存性分析模型的故障仿真平台设计[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12):3792-3794.
被引量:3
6
薛辉,邓军,叶柏龙.
可生存性网络建模研究设计[J]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7(2):44-47.
7
陈浩,姜灵芝.
基于VPI的光网络保护倒换机制比较研究[J]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7,33(4):32-35.
被引量:1
8
陈浩,胡海.
大功率攻击下基于自愈环的光网络保护恢复方案[J]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8,34(2):23-26.
1
陈瑶瑶,郝建华,张子博,王小平.
端到端语音加密通信技术[J]
.四川兵工学报,2015,36(12):103-108.
被引量:6
2
陶晓阳,张德才.
如何提高卫星通信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J]
.通信工程,2005(1):10-14.
3
朱松.
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的电子战[J]
.电子对抗技术,1999,14(2):7-11.
4
杨则正.
战争条件下数据包通讯全程网络的应用[J]
.管理观察,1995,0(4):54-54.
5
崔延军,胡秀兰,陈晓益,顾婉仪.
基于GMPLS的自动交换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J]
.量子电子学报,2005,22(5):794-798.
被引量:3
6
陈海涛,任欣,孙琳.
海底光缆信息保密措施研究[J]
.通信工程,2011(1):22-22.
7
王耿.
ASON与传统光网络生存性比较[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3):84-85.
被引量:3
8
曹晨.
从反辐射导弹看雷达侦察天线[J]
.兵器知识,2013,0(12):44-45.
9
陶本仁.
防空体系中的对抗策略[J]
.航天电子对抗,1997,26(2):14-18.
被引量:1
10
李星宇.
智能移动终端Carrier IQ泄密事件[J]
.电子制作,2013,21(24):46-47.
信息通信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