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一般情况下,从“道”出发或以“道”为中心对老子哲学展开探讨,已经成了理解老子思想的常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老子哲学的解释没有其他的向度,从救时之弊的子学氛围来看,老子的思考并非纯为了构建一个形而上的理境,而是出于挽救时弊的现实考虑,从现象界不断地向上追溯,体悟宇宙本源之处,并尝试将其体认的真理推用到人世,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这种现实关怀在“德”的问题上体现得更直接: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德”比“道”更为盛行,前者因具有解释政权合法性的功效而备受统治阶层的青睐;但在老子看来,这一话语在统治者的自我标榜中已沦为一种粉饰政权的“下德”,对此他要在批判中重建“上德”,还原“德”的应有价值,匡救时政的各种迷失。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62,共8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道家物德论研究"(编号14CZX02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