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代刑事司法事实判定中的程序规则 比较法视角下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西欧制度为参照系,采用功能主义分析方法,综合律例和刑案,对清代命盗重案中调查和判定事实的相关程序规则及其实践进行功能分析,阐释其制度安排与功能实现的对应关系,说明相关制度的功能缺陷或特点,并力图揭示其制度设计深层的结构性机理。本文认为,清代相关程序制度在确定管辖、证明标准及纠错等方面功能显著,而在限制公权力方面明显薄弱。同时,当时制度旨在通过疏防查参、扣限审结和错案追究等机制,由政府系统内部的实体性管控,实现督促勤政功能,并以此作为限制权力滥用的替代性手段。这种功能安排和制度设计与政治结构密切相关,是当时高度集权的政府机制的产物。
作者 王志强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7-600,共14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FX011)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项目(ANR)"Legalizing Space in China"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各省刑部案》,杨一凡等(编).《历代判例判牍》,第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805页.
  • 2《比照案件》,杨一凡等(编).《历代判例判牍》,第八册,654页.
  • 3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4
  • 4徐忠明,杜金.唐明律例刑讯规定之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4):40-4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74

  • 1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2页.
  • 2《大明律》卷二八《刑律十一·断狱》,引据黄彰健编著.《明代律例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9年版,第977页.
  • 3沈之奇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大清律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6页.
  • 4日原利国.《心意的偏重-关于行为的评价》,载杨一凡总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丙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4-599页.
  • 5李东阳.《应诏陈言疏》,见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卷五四《李西涯文集》,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 6仁井田睡著,栗劲等译.《唐令拾遗》,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第727、714页.
  • 7《大明会典》卷一五四《工部八·狱具》,明万历内府刻本.
  • 8张自烈.《正字通》卷五,“秽”字注,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 9浓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8-1219页.
  • 10《大明会典》卷一五四《工部八·狱具》.

共引文献738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