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当前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必须培育出适宜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品种,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作者
李军民
唐浩
李进伟
展海宁
刘敬
毛丽
机构地区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出处
《中国种业》
2014年第9期5-7,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1B01)
关键词
种业
科技创新
粮食安全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14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8
参考文献
8
1
张照新,方华,孔祥智,李亮科.
加快科研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的政策研究[J]
.中国种业,2014(4):1-6.
被引量:17
2
郑安俭,杨静东,张玮,丁丹.
中国种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对策初探[J]
.中国种业,2010(11):12-14.
被引量:5
3
刘莉.
如何提高中国种业的技术创新能力[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2,0(8):8-9.
被引量:2
4
杨易,何君,张晨,耿建忠,储学玲,张利利,李海燕.
境外农业资源利用视角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分析及建议[J]
.世界农业,2012(3):5-10.
被引量:12
5
方华,章颖,龙文军.
跨国种子企业进入中国种业市场的方式及其影响研究[J]
.世界农业,2011(12):10-13.
被引量:4
6
姜长云.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2):44-48.
被引量:53
7
王雷,柴毅.
加强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中国种业的竞争力[J]
.种子世界,2007(10):1-3.
被引量:2
8
耿月明,付云海,王世才,范水舟,罗必灿.
科技创新是种业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中国种业发展问题研究之二[J]
.中国种业,2009(4):5-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刘文逸.
郑绮:种子行业:有近忧无远虑[J]
.证券导刊,2008,0(29):81-83.
被引量:1
2
刘振伟.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8-13.
被引量:60
3
姜长云.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2):44-48.
被引量:53
4
胡新宇.
对粮食安全目标的思考[J]
.商业研究,2005(8):151-153.
被引量:8
5
邵立民.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1):23-26.
被引量:23
6
姜太碧.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
.软科学,2005,19(4):36-39.
被引量:5
7
蒋和平,孙炜琳.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2005(3):7-8.
被引量:13
8
农业部:良种对中国农业增产增效贡献率达36%以上[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11):13-13.
被引量:4
9
胡瑞法,黄颉,Carl Pray,黄季焜.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经济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1):49-56.
被引量:41
10
梁田庚.尽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N].农民日报,2011-05-06.
共引文献
95
1
李万君,胡春红,李艳军.
规模化还是多元化,抑或二者并举?——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21(5):102-123.
被引量:19
2
李敏.
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
.未来与发展,2005,26(5):14-16.
被引量:5
3
尹文静,侯军岐.
我国粮食安全与国际化*[J]
.农村经济,2006(5):17-19.
被引量:2
4
吴仁明,谢敏,李丽华.
常德市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2006,20(2):185-186.
被引量:3
5
师连枝.
中国发展农村能源经济的意义和政策建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69-72.
被引量:4
6
郭晔,杨晓达.
调整产业结构: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55-60.
被引量:9
7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齐援军,蓝海涛.
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6(73):36-48.
被引量:11
8
张晋科,张凤荣,张琳,张迪,吴初国,孔祥斌.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78-2285.
被引量:94
9
周显青,张玉荣,卞科,李里特.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粮食安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6.
被引量:1
10
何庆才,王天生,张宗义.
实施贵州食物保障工程问题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2):147-1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6
1
杨万江.
粮食安全形势与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5).
被引量:5
2
杨仕华,程本义,沈伟峰.
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育种进展[J]
.杂交水稻,2004,19(5):1-5.
被引量:40
3
章秀福,王丹英,方福平,曾衍坤,廖西元.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5-88.
被引量:193
4
吴秀农,杨永红.
我国种业发展四阶段[J]
.农产品市场,2005(23):38-39.
被引量:1
5
宋亚辉.
提升中国种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1):7-8.
被引量:1
6
李瑾,孙国兴.
天津都市农业和农村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J]
.天津农业科学,2005,11(4):52-56.
被引量:17
7
任禾.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玉米种业技术进步[J]
.农业科技通讯,2005(12):8-9.
被引量:1
8
潘筱凌.
浅谈广西种业信息网的发展[J]
.农业网络信息,2006(12):65-67.
被引量:1
9
邹彩芬,罗忠玲,王雅鹏.
知识产权保护、跨国种业并购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5):14-17.
被引量:9
10
闫书颖.
国际种子企业并购对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2007(7):73-77.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1
1
蒋和平,蒋黎,王有年,詹琳.
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77-88.
被引量:45
2
姜娜娜,曹广平,范文明,韩同凯,于兰岭.
生物技术: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J]
.中国种业,2017,0(A01):58-61.
3
王晓蓉,贾宝红,信丽媛,王丽娟,张玉玮.
天津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建议[J]
.天津农业科学,2015,21(6):28-31.
被引量:4
4
李向岭,李欣,李树君,赵跃龙,李军民.
建宁县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路径的探讨[J]
.中国种业,2015(8):12-14.
被引量:2
5
姜娜娜,曹广平,范文明,韩同凯,于兰岭.
生物技术: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J]
.中国种业,2016(1):6-8.
被引量:4
6
张国志,卢凤君.
国内现代种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种子科技,2016,34(10):32-37.
被引量:8
7
李瑾,贾娜,郭美荣,马晨.
“互联网+”种业下的产业融合与产业链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18,30(3):479-488.
被引量:8
8
薛仁风,郭升民,王延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实践与探索[J]
.辽宁农业科学,2021(1):48-51.
9
陈晓波,饶鸣钿,雷伏贵,乐开富.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5):15-21.
被引量:9
10
张士杰,齐啸宇.
粮食产业价值链提升与种业科技创新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6):24-2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朱振兴,张丽霞,李金红,白春明,陆晓春.
高粱生物育种进展与展望[J]
.中国基础科学,2022(4):42-52.
被引量:5
2
尹昌斌,李福夺,张英楠,尹彦舒.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8):1-5.
被引量:25
3
张文基,江丽冰,林建勇.
2019—2021年早造国家水稻早籼新品种区域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2(10):4-8.
被引量:3
4
王晓蓉,宋治文,张要武,孙海波,霍文娟,刘耕春.
天津市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重点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2):144-147.
5
张国志,卢凤君.
国内现代种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种子科技,2016,34(10):32-37.
被引量:8
6
李青原.
天津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分析与选择[J]
.农业经济,2017(5):6-8.
被引量:3
7
曾祥明,李喜平,刘金,杜振智,赵孟伟,俞钧山.
玉米品种裕丰303新疆滴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种业,2018(1):75-76.
被引量:4
8
赵霞,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任永康,牛瑜琦,唐朝晖.
小麦抗病分子标记数据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5):673-676.
被引量:2
9
杨双.
转基因作物发展状况及趋势[J]
.中国种业,2018(5):26-30.
被引量:5
10
刘曼,李国栋,王鑫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沧州市“农工游”综合体建设研究——以中捷金太阳生态农庄为例[J]
.农村实用技术,2018(10):20-21.
被引量:2
1
王建宏,牛伟丽,尚寒光,王海亮,吴飞.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J]
.种子科技,2012,30(7):3-6.
被引量:7
2
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将于8月召开[J]
.中国种业,2012(7):34-34.
3
李家洋.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J]
.科学中国人,2012(5):34-39.
被引量:1
4
窦强,马晓东.
泰安市种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新农村(黑龙江),2012(1):163-164.
5
陈晓华:推进种业科技创新[J]
.种子世界,2010(11):53-54.
6
邓光联,邹吉良.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种业,2017(1):1-5.
被引量:7
7
陈冠铭,李劲松,曹兵.
发挥南繁资源优势 促进种业科技创新[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7-29.
被引量:17
8
刘振伟.
健全现代种业发展机制[J]
.农家致富,2016,0(10):52-53.
被引量:1
9
加快种业科技创新 做大做强种子产业[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13(10):19-19.
被引量:1
10
资讯要闻[J]
.农业与技术,2012,32(1).
中国种业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