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院调解的既判力问题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的法院调解与域外的诉讼和解具有相同的本质,并不存在原则上的区别。对诉讼和解是否具有既判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存在差异。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只是肯定了法院调解的执行力,对法院调解是否具有既判力也是不明确的。在国外的民事诉讼理论中,对诉讼和解是否具有既判力的问题,学者们的认识并不相同。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来看,应当肯定法院调解具有既判力。与判决的既判力相比,法院调解仅具有既判力的消极作用而不具有既判力的积极作用,并且法院调解中理由的判断不能产生类似既判力的争点排除效力。
作者 邓辉辉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1,共4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既判力理论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研究"(13XFX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66.
  • 2姜启渡,张力.民事审前准备[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 3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0.
  • 4张大海.诉讼调解既判力论[J].政法论坛,2008,26(5):102-109. 被引量:12
  • 5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27.
  • 6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34

  • 1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4):68-74. 被引量:46
  • 2许少波.论民事裁定的既判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6):120-126. 被引量:23
  • 3兼子一 竹下守夫 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第320页.
  • 4中村英郎 陈刚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 5新堂幸司.《新民事诉讼法》[M].弘文堂,平成10年.第172页.
  • 6兼子一.《条解民事诉讼法》,第185页.
  • 7骆永家.《既判力之研究》,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201—203页
  • 8[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峰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 9伊腾真.《民事诉讼法》,有斐阁,平成10年,第406页以下.
  • 10骆永家.《既判力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