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从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益等方面构建衡量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选取河南省九个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综合分析。
作者
郭凌霄
付相颖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
2014年第16期72-73,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第三产业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商勇.
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南产业结构变动分析[J]
.商业研究,2012(12):46-52.
被引量:8
3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中山大学.
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经济地理,2001,21(1):43-46.
被引量:48
4
胡霞.
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114-118.
被引量:22
5
张桂兰,包玉香.
山东省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9X):28-29.
被引量:4
6
陈希镇,林俊涛.
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结构[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29(6):1043-1051.
被引量:22
7
李淑方.
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及其结构差异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6-10.
被引量:16
8
高园.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6):85-8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马艳华,魏辅轶.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研究综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3):89-90.
被引量:6
2
李江帆.
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9.
被引量:53
3
李冠霖.
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
.南方经济,1996,25(3):38-40.
被引量:6
4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浙江发展之路——关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J]
.领导之友,2003(1):23-25.
被引量:1
5
刘成相,董礼华.
地区第三产业的水平评价[J]
.统计研究,1994,11(1):53-55.
被引量:3
6
胡霞.
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114-118.
被引量:22
7
李秋香,袁晓兵,徐国强,黄毅敏,万涛.
河南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与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2):205-208.
被引量:5
8
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经济地理导论(修订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7-118.
9
刘成相 刘树成 等.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109-111.
10
Britton S.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J]. Progressin Human Geography, 1990,14(1) :529 - 546.
共引文献
106
1
廖洋.
汉中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统计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8):219-221.
2
黄晓航.
河南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2):179-180.
被引量:1
3
于杰.
山东第三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农业,2009(7):81-84.
被引量:5
4
刁慕蓉,庄丽娟.
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及对策研究[J]
.财贸研究,2004,15(4):15-19.
被引量:16
5
杨向阳,徐翔.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J]
.财贸经济,2004,25(11):77-82.
被引量:23
6
陈学刚,李晓东,夏富强.
新疆各地区(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干旱区地理,2004,27(4):622-627.
被引量:14
7
李惠娟.
广东省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估[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6):70-74.
被引量:1
8
刘书瀚,刘小军.
近年国内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5(2):6-11.
被引量:6
9
许月卿,贾秀丽.
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
.经济地理,2005,25(5):600-603.
被引量:82
10
岳书敬,王学,柯丽菲.
成渝第三产业分工协作的研究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21(10X):53-55.
被引量:2
1
1991年188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J]
.管理世界,1992,8(6):137-143.
被引量:2
2
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
.中国市场,2013(20):76-79.
被引量:54
3
沈宗庆,刘西林.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发展水平评价[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66-69.
被引量:5
4
王华.
我国西部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15-16.
5
郭姝婷,李悦铮,江海旭.
我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以哈尔滨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1):1009-1012.
被引量:1
6
黄志勇.
中国保税港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学术论坛,2012,35(2):111-116.
被引量:1
7
赵爽,吴红霞.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J]
.企业经济,2015,34(5):153-156.
被引量:9
8
李友俊,邵强,邵婉茹,王艳秋,杨东红.
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75-78.
被引量:3
9
张鹏.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物流园区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
.物流科技,2006,29(2):94-96.
被引量:3
10
李玉娇.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评价[J]
.知识经济,2012(24):66-66.
当代经济
2014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