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修文县喀斯特示范区退化森林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修文县喀斯特示范区植被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示范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但是物种组成以矮、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并且萌生植株比例较高,株数密度过大,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难度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层次的变化存在着一定差异;随着演替进展,总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但各层次生物量分布较不合理,在乔木林阶段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较低,而灌木层却依然占有很高的比例,群落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演替阶段,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物种组成结构,才能促进植被恢复。
作者
蔡品迪
机构地区
贵州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第9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植被退化
组成
结构
多样性
生物量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沈年华,万志洲,汤庚国,王春,程红梅.
紫金山栓皮栎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5):696-700.
被引量:30
2
胡传伟,孙冰,陈勇,庄梅梅.
深圳次生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21-26.
被引量:15
3
刘映良,薛建辉.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23-27.
被引量:26
4
何才华,熊康宁,粟茜.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1):1-9.
被引量:40
5
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
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5,19(4):358-367.
被引量:74
6
[美]唐布依斯(Dombois,D·M·),[美]埃仑伯格(Ellehkerh,H·) 著,鲍显诚 译.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M]. 科学出版社, 1986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刘金福,洪伟.
福建三明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J]
.林业科学,2001,37(z1):200-204.
被引量:14
2
孙冰,廖绍波,杜惠生,卢灶辉,蔡汝照,温建新.
中山市城市森林次生植被的群落学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04,2(3):26-29.
被引量:13
3
孙冰,尹光天,廖绍波,刘治平,吴土亮,粟娟.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04,2(4):8-11.
被引量:22
4
李意德.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比较分析[J]
.生态学报,1993,13(4):313-320.
被引量:45
5
郝占庆,赵士洞,陶大立,王淼森.
长白山北坡椴树红松林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1993,12(6):1-5.
被引量:25
6
牛文元.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
.生态学报,1989,9(2):97-105.
被引量:318
7
何建源.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B06):7-10.
被引量:21
8
李林,黄忠良,张海忠,魏识广,张文辉.
陕西栓皮栎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J]
.广西植物,2005,25(4):300-304.
被引量:7
9
彭少麟,周厚诚,陈天杏,郭少聪.
广东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13(1):10-17.
被引量:187
10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
.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被引量:1228
共引文献
178
1
李松,熊康宁,王英,肖时珍,王茂强.
关于石漠化科学内涵的探讨[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205-208.
被引量:31
2
李远.
石漠化的生态脆弱性研究综述[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1):34-35.
3
曹建华,袁道先,章程,蒋忠诚.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J]
.地球与环境,2004,32(1):1-8.
被引量:135
4
晓阳.
民为天[J]
.党风廉政(陕西),2002(7):29-29.
5
张林,罗天祥,邓坤枚,戴强,黄永,蒋正富,陶明友,曾开益.
广西黄冕林场次生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029-2033.
被引量:31
6
刘映良,薛建辉.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23-27.
被引量:26
7
王德炉,喻理飞.
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性数量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23-26.
被引量:37
8
马遵平,谢泽氡.
南方岩溶区植被自然演替恢复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2):51-55.
被引量:8
9
马遵平,谢泽氡.
南方岩溶区植被自然演替恢复研究综述[J]
.四川林勘设计,2006(1):1-6.
被引量:6
10
朱海燕,钟章成,刘忠德.
不同植物对黑色石灰岩土壤磷素的利用[J]
.林业科学,2006,42(7):127-130.
被引量:1
1
陈建桦.
马尾松纯林凋落物初步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6):160-161.
2
季香云,蒋耀培,蒋杰贤.
杨树纯林和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群落时间动态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08,24(2):72-74.
被引量:1
3
程海涛,刘方明,张丽丽,赵瑞艳,宋文超.
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12(1):78-80.
被引量:3
4
刘卫宁,王良根,徐京萍.
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与重建技术[J]
.绿色科技,2013,15(10):16-18.
5
“我国北方几种典型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J]
.新疆林业,2011(1):13-13.
6
周吉仲.
30年采伐使巴布亚新几内亚24%的雨林遭到破坏[J]
.世界林业动态,2009(8):7-8.
7
李霖.
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低产丝栗栲次生林特征[J]
.山地学报,2007,25(3):333-337.
被引量:5
8
孟广涛,罗洁,王宏镔,李凌宜.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53-157.
被引量:5
9
缪宁,刘世荣,史作民,马姜明,王晖.
强度干扰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2013,33(13):3889-3897.
被引量:15
10
Kusum Dobriyal,刘开玲.
印度农区开展社会林业项目的经验[J]
.林业与社会,1996(4):11-12.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