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考察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须以本罪的立法目的为出发点,以本罪的规范目的为核心,从罪刑均衡原则为判断约束,以定罪要素为辅助,可以认定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而不是故意。
作者
付晓雅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8,共8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基金
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相关犯罪的成立问题研究"(14XNH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危险驾驶
立法目的
规范目的
主观罪过
分类号
D924.3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49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梅传强,胡江.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分类分析[J]
.法学,2009(9):16-21.
被引量:30
2
曲新久.
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J]
.法学,2011(7):12-17.
被引量:60
3
刘宪权.
处理高危驾车肇事案件的应然标准[J]
.法学,2009(9):3-9.
被引量:53
4
冯军.
论《刑法》第133条之1的规范目的及其适用[J]
.中国法学,2011(5):138-158.
被引量:176
5
梁根林.
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J]
.现代法学,2000,22(6):47-51.
被引量:145
6
肖中华,王海桥.
危险驾驶犯罪行为的刑法界定[J]
.法学论坛,2009,24(6):33-38.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安德烈吉基·基·斯瓦克,阮务民.
波兰刑法典中的非刑罚处置措施[J]
.环球法律评论,1988,10(5):41-43.
被引量:1
2
马克.安赛尔,王立宪.
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J]
.中外法学,1989,1(2):59-62.
被引量:47
3
杨忠民.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转换——对一项司法解释的质疑[J]
.法学研究,2002,24(4):131-137.
被引量:59
4
张明楷.
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
.当代法学,2006,20(1):3-12.
被引量:135
5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第3版),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08.
6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以下.
7
王鑫,陈兴静,鲁宁,郑先聪.《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四川日报》2009年7月24日第B03版.
8
刘德华,等.《孙伟铭案件改判无期,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缘由》,《检察日报》2009年9月9日.
9
冉金.《“危险驾驶”法律争议专题》,《南方周末》2009年7月30日A3版.
10
李丽静.《“1·21”交通肇事案司机获刑6年半》,《淇河晨报》2009年7月8日第06版.
共引文献
449
1
袁韬.
醉驾行为出罪理据的法教义学分析[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4):9-20.
被引量:3
2
王亚明.
醉酒型危险驾驶的实质出罪可行性研究——以160份停车场内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判决书为样本[J]
.江苏社会科学,2021(5):121-129.
被引量:5
3
王祯.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司法境遇与刑法结构之反思[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4):108-114.
被引量:1
4
纪康.
客观预见可能性的构造与机能——兼论主客观理论[J]
.刑法论丛,2021(2):1-23.
5
亢爱清,许东俊.
如何理解并认定持械聚众斗殴中的“持”和“械”——冼某泉等五人聚众斗殴案[J]
.法治论坛,2020(3):366-371.
6
范洁.
实质解释论下醉酒驾驶的出罪路径[J]
.法律方法,2023(4):417-439.
7
柯葛壮,张震.
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及程序研究[J]
.社会科学,2007(9):65-73.
被引量:5
8
杨春洗,余诤.
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J]
.人民检察,2001(12):5-9.
被引量:24
9
谭怡芳.
刑罚轻缓化解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48-51.
10
章元珍,李益明.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与思考[J]
.研究生法学,2009,24(2):98-10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肖中华,王海桥.
危险驾驶犯罪行为的刑法界定[J]
.法学论坛,2009,24(6):33-38.
被引量:42
2
陈英凤.
飙车醉驾入罪值得期待[J]
.检察风云,2010(18):62-63.
被引量:4
3
叶良芳.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证成和规范构造[J]
.法学,2011(2):13-23.
被引量:77
4
曲新久.
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J]
.法学,2011(7):12-17.
被引量:60
5
赵秉志,赵远.
危险驾驶罪研析与思考[J]
.政治与法律,2011(8):14-25.
被引量:74
6
冯军.
论《刑法》第133条之1的规范目的及其适用[J]
.中国法学,2011(5):138-158.
被引量:176
7
李云,张会杰.
醉酒驾驶犯罪之证明[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19(5):127-133.
被引量:11
8
李朝晖.
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论要[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6):22-29.
被引量:5
9
曲新久.
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及其问题[J]
.河北学刊,2012,32(1):129-134.
被引量:42
10
陈子平.
论酒醉驾车罪(不能安全驾驶罪)的争议问题 以台湾“最高法院”98台非15判决为例[J]
.中外法学,2012,24(4):854-87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刘文莉,张超.
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罪过——以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为视角[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3(4):39-49.
被引量:3
2
苏雄华,罗意.
基于客体前置化的危险驾驶罪之罪过辨正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1):21-32.
3
张磊,肖马.
醉驾超标电动车刑法规制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
.刑法论丛,2015,1(1):269-28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远金.
超标电动车生产者应对事故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J]
.人民司法,2017(29):12-16.
被引量:1
2
乔钦.
醉驾超标电动车司法适用问题研究[J]
.汽车与安全,2021(11):92-96.
3
张超.
论猥亵儿童罪中当众猥亵情节的理解与适用[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34(2):92-100.
被引量:2
4
苏雄华,罗意.
基于客体前置化的危险驾驶罪之罪过辨正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1):21-32.
5
张超.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防控模式的变迁与困境——基于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分析[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3,35(3):107-114.
被引量:1
6
顾宏睿.
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刑法规制研究[J]
.法学(汉斯),2024,12(6):3905-3912.
1
陈平,冉婷婷.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罪过应予明确[J]
.人民检察,2012(24):62-63.
2
孙云康.
单位犯罪主观罪过评说[J]
.西部法学评论,2002(2):22-24.
被引量:2
3
李泽梅.
论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疑难问题——以罪过形式的角度[J]
.法制与社会,2007(11):129-131.
4
周京英.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罪过形式[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4):72-73.
5
兰迪.
刑民违法性的比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5):623-627.
被引量:1
6
王杰章.
罪刑均衡原则浅论[J]
.山东审判,1998,15(12):17-19.
7
陈兴良.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刑事政策[J]
.江苏社会科学,2004(5):117-132.
被引量:34
8
陈家林.
也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齐文远、刘代华先生商榷[J]
.政法论丛,2000(1):25-27.
被引量:9
9
冯惠敏.
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探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26(4):73-76.
被引量:2
10
曹华.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要件探究[J]
.中国市场,2009(1):72-73.
被引量:1
当代法学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