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
作者
梁钟璇
罗烨
机构地区
贵州省遵义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出处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6期170-170,172,共2页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刘淑梅,张淑芬.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4):44-46.
被引量:12
2
吴晓芙,胡曰利.
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环境生物技术及其进展[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6):41-48.
被引量:14
3
Sung S,Dague. R R.Laboratory studies on the anaerobic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1995,67 ( 3 ):294-301.
二级参考文献
68
1
王玉庆.
中国的主要环源污染问题和对策[J]
.世界环境,1994(3):3-6.
被引量:2
2
唐传祥.
好氧生物流化床废水处理技术[J]
.化工给排水设计,1994(2):34-39.
被引量:7
3
李科德,胡正嘉.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2):140-144.
被引量:167
4
吴晓磊.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J]
.环境科学,1995,16(3):83-86.
被引量:456
5
赵庆祥,林,张彤.
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对策[J]
.化工环保,1995,15(5):276-279.
被引量:18
6
郭江峰,孙锦荷.
污染土壤生物治理的研究方法[J]
.环境科学进展,1995,3(5):62-68.
被引量:20
7
方治华,柯益华,杨平,潘永亮.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筛选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5,15(4):399-406.
被引量:20
8
杨彦希,尹萍,杨惠芳.
一株高效脱酚菌麦芽糖假丝酵母10-4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4):208-211.
被引量:19
9
刘志培,贾省芬,杨惠芳.
单甲脒降解菌的分离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5):285-288.
被引量:11
10
胡妙生,徐根良.
厌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处理制药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1996,12(4):39-4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2
1
林静,谢冰.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上海化工,2004,29(12):7-11.
被引量:11
2
雷电,王东晖,王珍珍.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组合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5):167-169.
被引量:1
3
雷电,吴晓芙,胡曰利,董敏慧.
蛭石与人造沸石氨氮等温吸附理论式与判别式[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5):36-39.
被引量:6
4
李红彦.
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中国环保产业,2006(11):8-11.
被引量:3
5
黄宇驰,黄沈发,杨泽生,王虹扬.
上海市生物废弃物排放管理对策与措施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1-4.
被引量:4
6
毛海英,徐章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J]
.江苏环境科技,2007,20(A01):66-68.
被引量:3
7
徐蕾.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江苏环境科技,2008,21(A01):154-156.
被引量:3
8
陈武,张雪光,梅平,王晓,牛霜杰.
铁屑-炭粒微电解法处理模拟有机废水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09,6(1):34-37.
被引量:4
9
山长城.
认识生态塘系统[J]
.林区教学,2009(6):3-4.
被引量:2
10
洪维民,王亚超,徐恒省,翁建中,李继影.
由太湖蓝藻危机引发的对环境监测领域中生物生态监测发展的思考[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29-132.
被引量:5
1
王广庆,费学宁,王连生.
活性炭吸附及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9(1):8-11.
被引量:13
2
刘延华.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和发展[J]
.天津市政工程,1991(3):36-40.
被引量:2
3
李慧颖.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水处理应用和发展[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0(2):29-31.
被引量:1
4
张瑞娟,邹小红,林森森,吴陆萍,王志强.
凹凸棒石的改性及其用于污水处理研究进展[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7):25-27.
被引量:1
5
曾珍英,伊建新.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江西化工,2004,20(4):47-49.
被引量:6
6
傅军伟.
浅谈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
.科技信息,2008(27).
被引量:2
7
毕晓伊,许晓毅,孙佩石,侯长定.
国内利用水生生物治理废水技术及其发展[J]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4):31-34.
8
秦煜民,张锦瑞.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J]
.黄金,2001,22(3):50-51.
被引量:5
9
冯柏林,梁继美,杜婷,王毅.
Fenton法的反应机理及类Fenton法的应用研究[J]
.广东化工,2012,39(15):21-22.
被引量:7
10
王本法.
浅析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利用[J]
.经营管理者,2011(18):202-202.
被引量:2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