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作为一个研究四川作家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我时常在想,随着文学发展历程的拉长和文学积淀的日益丰富,尤其是“重写文学史”浪潮的的荡涤,文学审美理念的不断变化,时间流程带来的“大浪淘沙”和审美评判标准变化引发的“披砂炼金”,许多红极一时的作家,将会逐渐退隐并淡出我们的视线。同时,由于社会飞跃发展带来的知识快速更新,中文系传统课程遭到挤压,一个作家会得到多大程度的讲授,也成为教师备课时颇费踌躇的难题。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