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兼答诸同志商榷之一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在《法学研究》一九八〇年第一期上发表的《法单纯是阶级斗争工具吗?——兼论法的社会性》一文中,提出了阶级社会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两重性问题。
作者
周凤举
出处
《江海学刊》
1986年第3期65-68,共4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社会性
阶级性
同志
阶级斗争
法学研究
性问题
社会法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1
1
徐忠明.
试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研究范式之转变[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1):216-238.
被引量:7
2
陈晓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6):33-36.
被引量:18
3
王立民.
论清末审判方式的改革[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4):50-57.
被引量:3
4
夏锦文,秦策.
民国时期司法独立的矛盾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1999(5):54-60.
被引量:8
5
朱昆.
《大清新刑律》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84-86.
被引量:7
6
曹成建.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公司法》的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2):120-127.
被引量:1
7
刘广安.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J]
.中外法学,1997,9(3):3-12.
被引量:22
8
吴世宦.
论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兼与孙国华同志商榷[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81-87.
被引量:3
9
张宗厚.
法学研究中的多维视野方法[J]
.法学,1986(8):16-19.
被引量:3
10
许显侯.
论比较法学与法制史研究[J]
.政法论坛,1986,4(2):49-5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谭志云.
1979年以来中国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江海学刊,2005(4):155-16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昕杰.
“中国法的历史”还是“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9(4):86-91.
被引量:25
2
刘昕杰.
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与素材的再思考[J]
.法律史评论,2009,2(1):192-206.
1
韩奕琛.
新一代眼中的列宁[J]
.世界知识,2014(4):11-11.
2
周凤举.
法单纯是阶级斗争工具吗?——兼论法的社会性[J]
.法学研究,1980,2(1):37-41.
被引量:14
3
陆德生,纪荣荣.
法制改革的推进与法治观念的更新[J]
.江淮论坛,1999(6):42-48.
被引量:1
4
起浮.
也谈法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J]
.政法论坛,1981(3):28-33.
5
王仲菊.
市场经济体制下刑法观念的更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5.
6
刘海龙.
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应对[J]
.理论导刊,2014(3):17-19.
被引量:6
7
谷安梁.
我国法理学的二十年[J]
.法学杂志,1999,20(1):8-9.
被引量:1
8
谷安梁.
试论现阶段我国国家与法的性质[J]
.政法论坛,1983,1(1):28-31.
9
刘瀚,吴大英.
也谈法的阶级性——与周凤举、唐琮瑶二同志商榷[J]
.法学研究,1980,2(3):9-16.
10
文久.
公投:台湾挥之不去的痛[J]
.理论参考,2003(12):37-38.
江海学刊
198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