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创造社的方向转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创造社从张扬“自我表现”到倡导“革命文学”这样一个方向转换过程,有些研究者感到大惑不解,有些人从时代要求方面作出某种解释,但失之空泛。本文则着重从创造社文学观念的特性及发展趋向的分析入手,寻索创造社情绪表观文学倾向与革命文学倡导运动的内在联系,揭示创造社作家审美定势上的“情绪性”对于其方向转换的决定性意义,指出:创造社文学方向转换,不仅体现着历史的必然,而且也反映了创造让早期文学倾向发展的必然,由于创造让文学观念在其确立之时就显示出情绪易变性和内在的否定性,创造社这一看似“剧变”的方向转换未始不可以看作一个“渐变”的过程。
作者 朱寿桐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127-134,共8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郭沫若.《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文艺论集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 2郭沫若.《文学革命之回顾》[A]..《文艺讲座》(第1册)[C].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
  • 3沈雁冰.《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期.
  • 4郑伯奇.《国民文学论》(中)[J].创造周报,1923,34.
  • 5郭沐若.《暗无天日的世界》.《创造周报》7号.
  • 6郁达夫.《艺术与国家》[J].创造周报,1923,7.
  • 7成仿吾.《诗之防御战》[J].创造周报,1923.
  • 8郭沫若.《由诗的韵律说到其他》,《郭沫若文集》(普及版),上海亚新书店1935年版.
  • 9郁达夫.《<创造日>宣言》,《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 10郑伯奇.《国民文学论》(上)[J].创造周报,1923,33.

共引文献9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