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新启蒙——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五四”以前的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五四运动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五四运动为中国历史的“二律背反”找到了出路。五四运动是启蒙与救亡互相促进、交替进行,最后完成综合而达到高级阶段。启蒙是“五四”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五四”的高峰。
作者
郭罗基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2,共12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社会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纪念
“五四”
“二律背反”
中国历史
分类号
K26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1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2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
《宪法与孔教》[J].新青年,1916,2.
4
《通信》,《青年》,第1卷第1号.
5
《青年》,第1卷第1号.
6
《本志罪案之符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7
《青年》,第1卷第6号.
8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文集》第1卷,第249页.
9
毋忘.《最近新旧思潮冲突之杂感》,《每周评论》,第17期.
10
《哥人最后之觉悟》,《青年》,第1卷第6号.
共引文献
76
1
郑一明.
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1):54-67.
被引量:8
2
德全英.
城市、社团和法律——从中世纪城市兴起看西方近代宪政制度[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3):312-323.
被引量:5
3
邱守娟.
关于资本主义的再认识[J]
.浙江学刊,2005(5):54-61.
4
费利群.
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及其当代启示——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37-141.
5
童之伟.
《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评一封公开信引起的违宪与合宪之争[J]
.法学,2006(3):4-23.
被引量:90
6
袁恩桢.
关键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自身发展[J]
.社会科学,2006(3):5-8.
7
刘仁荣.
人类创造的美的特殊本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71.
8
张忠民.
孙中山国家资本思想及其对南京国民政府国有经济政策的影响[J]
.史林,2007(3):30-39.
被引量:7
9
陈勇勤.
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内在基因——从孙中山、马克思有关论说的特定视角做出的思考[J]
.求索,2007(11):1-5.
10
罗骞.
现代性批判的“基础存在论”——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性质和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1):52-59.
被引量:3
1
《近代史研究》1993年各期目录[J]
.近代史研究,1993(6):314-318.
被引量:1
2
王湘军,朱志敏.
五十年来五四运动史研究概述[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9(5):46-49.
被引量:2
3
张曙明.
《新青年》与新中国——写在《新青年》创刊100周年之际[J]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3):8-13.
4
金伟.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50-52.
被引量:1
5
周淑珍,王艳阳.
哈尔滨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新起点──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J]
.龙江党史,1999(2):37-39.
被引量:1
6
赵彦.
大清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J]
.中外书摘,2011(5):65-68.
7
徐万发,钟金慧.
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在藏区的传播[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4-19.
被引量:6
8
梁柱.
蔡元培与中国共产党[J]
.高校理论战线,2008(7):33-39.
9
朱效梅.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3):83-87.
被引量:1
10
王付昌.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6):35-42.
被引量: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