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鲜明而独特的理性色彩——茅盾小说艺术综论之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学创作,不论说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反应”,还是说它是创作主体的“再现”或“表现”,都离不开作家本人的理性思考,不要说西欧富有理性主义特征的古典主义文学,就是现代主义中五花八门流派的创作,他们追求潜意识,有意排斥理性,但穷根究蒂,还是离不开作家本人的理性活动。
作者
邱文治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9-18,共10页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理性色彩
小说艺术
综论
茅盾
鲜明
文学创作
人的理性
“反应”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我的回顾》,《茅盾论创作》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版.
2
《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第1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3
《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第32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4
《中中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第327页,上海文艺出版杜,1981年版.
5
《"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学》,《茅盾论创作》第255-26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6
《<地泉>读后感》,《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8页.
7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左拉主义"的危险性》,见《茅盾文艺杂论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83-99、108-109页.
8
吴组缃.
谈《春蚕》——兼谈茅盾的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特点[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4):1-25.
被引量:19
9
《春天》,《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第64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10
茅盾.《<法律外的航线>读后感》,《文学月报》第一卷五,六期合刊.
共引文献
20
1
尹捷.
“山穷水尽疑无路”——《一千八百担》的荒年叙事与皖南农村社会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S2):101-108.
被引量:3
2
石芳庆.
出自生活还是出自理念——从茅盾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看《子夜》的所谓“主题先行”[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5(1):77-82.
被引量:2
3
周淑.
浅谈吴组缃文学创作的特性与局限[J]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3):122-124.
4
解志熙,尹捷.
关于《春蚕》评价的通信——从吴组缃和余连祥的分歧说起[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1(1):93-102.
被引量:4
5
田丰.
茅盾批评观念的扬弃——从《小说月报》到《文学》[J]
.昆明学院学报,2011,33(5):104-109.
被引量:1
6
李哲.
经济·文学·历史——《春蚕》文本的三个维度[J]
.文学评论,2012(3):112-120.
被引量:6
7
颜同林.
经济叙事与现代左翼小说的偏至[J]
.社会科学研究,2012(5):23-30.
被引量:1
8
聂国心.
油滑与理论:鲁迅与茅盾“左联”时期创作的不同取向[J]
.广西社会科学,2012(11):136-140.
9
陈思广.
放大与悬置——《子夜》接受研究60年(1951—2011)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1):115-121.
被引量:3
10
尹捷.
“划时代的作品”:抽丝剥茧读《春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3):99-112.
被引量:1
1
刘浥泓.
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莫里哀的《伪君子》文论评析[J]
.经济师,2008(10):135-136.
被引量:1
2
李有祥.
新时期文学发展走向鸟瞰[J]
.文学自由谈,1991,0(4):44-49.
3
刘畅.
从批评对象的角度看辽宁文学批评的发展空间[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53-53.
4
陈戈.
戏剧批评的发展与嬗变[J]
.戏剧文学,1992(3):31-33.
5
谢江祎.
从“结构的人”看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观[J]
.青年时代,2016,0(22):52-52.
6
曾欢.
解读毛泽东的“屈原情结”[J]
.湘潮(理论版),2016(7):94-96.
7
黄伟.
浅析新中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现代意义[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74-74.
8
横山伊势雄,张寅彭.
关于苏轼的“和陶诗”[J]
.阴山学刊,1998,11(2):9-15.
被引量:7
9
徐向昱.
古典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0-63.
被引量:5
10
梁鸿鹰.
文学应有自觉的价值坚守[J]
.作品,2010(11):1-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