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汉语修辞的美学心理基础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修辞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情境的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有效,更具有鲜明性、生动性,以期达到交际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由于交际的需要,汉语中一些生动活泼的修辞手法便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富有表达力的辞格。但是,我们透过这些修辞手法和辞格,还要看到它们产生的深层因素——中国人的美学心理因素。所以。我们对汉语修辞现象还要注意从美学心理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
吴礼权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89年第1期21-21,共1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汉语修辞
心理基础
美学
修辞手法
心理因素
深层因素
修辞现象
表达力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1
闾海燕.
太极与对偶——心理与修辞研究之四[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2):30-33.
被引量:3
2
王燕.
浅议对偶形成的基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10-13.
被引量:3
3
王文军.
试论排偶的形成原理和审美实质[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16-121.
被引量:1
4
宋振华.
从庾信《春赋》中的对偶谈到修辞[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7-74.
被引量:1
5
李生龙.
论对偶在古代文体中的审美效果[J]
.中国文学研究,1999(1):21-26.
被引量:5
6
刘良文,王肇升.
汉文化与修辞[J]
.当代修辞学,1997(2):9-10.
被引量:2
7
邱飞廉.
同异交得——传统文化与汉语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1997(5):22-23.
被引量:2
8
严北溟.
论律诗对偶形式与辩证思惟[J]
.社会科学战线,1982(3):273-282.
被引量:2
9
童山东.
对偶:汉语言文化的有意味形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1):82-87.
被引量:11
10
曹济民.
简论骈偶句式的产生[J]
.求是学刊,1989,16(6):80-8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于全有,李现乐.
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5):113-11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于全有,李现乐.
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5):113-118.
被引量:7
2
鲁渊.
近10年对偶研究综述[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2-16.
3
于全有.
文化修辞学的内涵与学科属性[J]
.语言文字应用,2011(1):106-111.
被引量:4
4
王峰.
日本学习者汉语对举格式习得偏误分析[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7(1):71-79.
被引量:1
5
刘璐.
重品儒林悟对偶——浅谈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人物塑造上的运用表现及艺术效果[J]
.现代交际,2018(7):98-99.
6
王峰.
汉语研究中的“对偶”“对称”与“对举”[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1):77-81.
7
杨玉霞.
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关系探析[J]
.华中人文论丛,2013(3):109-111.
1
田红.
称谓与文化[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01(2):47-48.
2
薛玲.
仿词的构成及其对原词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68-70.
被引量:5
3
陈伟英.
唐诗主语省略英译补出现象——解读文化差异及意境不可译性[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6):177-186.
被引量:13
4
狄东睿.
论“翻译三原则”与“信达雅”[J]
.海外英语,2012(6X):132-133.
被引量:1
5
唐静.
2011年8月号“英乐天堂”歌词秀点评[J]
.新东方英语.中学生(中英文版),2011(10):21-22.
6
王玉清.
翻译中的异化与优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7):134-135.
7
王红成,赵惠.
跨文化交流中的幽默话语分析[J]
.作家,2010(22):156-157.
被引量:1
8
胡安顺.
汉语声母的稳定性[J]
.方言,2007,29(4):319-326.
被引量:2
9
白洋.
浅议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唐山文学,2016,0(4):135-135.
10
任书瑶,曾馨.
中英语境中的歧义消解探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2):89-92.
当代修辞学
198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