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趣从何来——谈修辞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修辞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于讲述抽象的理论、原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只是一味地讲条条框框,那么,即使讲的是五光十色的修辞手法,也会黯然失色,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究竟“趣”从何来呢?实践证明,在阐述理论、原则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实践活动,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修辞教学的效果。修辞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欣赏别人的“成品”;一是加工自己的“半成品” 欣赏别人的“成品”;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修辞理论知识,去独立地分析、鉴赏别人特别是名家的名作,从中领略作者的修辞技巧,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朱自清的《春》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许多修辞教材都较为详细地分析过,如果教者能放手让学生摆脱其他教材的束缚,自己独立分析一次,则其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学生除了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外,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辞格的运用上。
作者 崔绍范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1年第2期37-38,共2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