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古代的人殉和殉节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它是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几千年来,始终存在着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兄弟民族成份的一贯性文化传统,这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少见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在生活上也同样存在着上下贯穿数千年的习俗。
作者
顾德融
出处
《中国史研究》
1987年第2期57-68,共12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古代历史
殉节
人殉
文化传统
民族成份
世界文明
兄弟
汉族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61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4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页三七,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五月版.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二章之五《中国石器时代人种成分的研究》之八.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五月第一版,页一九三.
3
王克林.
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J]
.文物,1982(2):69-72.
被引量:12
4
徐中舒《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
5
黄展岳.
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的再考察——附论殉牲祭牲[J]
.考古,1983(10):935-949.
被引量:27
6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上),《文物》一九七四年七期.
7
The Fengxi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J]
.考古学报,1980(4):457-502.
被引量:132
8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一九七六年四期.
9
黄展岳.
我国古代的人殉和人牲——从人殉、人牲看孔丘“克己复礼”的反动性[J]
.考古,1974(3):153-163.
被引量:6
10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50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余扶危,贺官保.
洛阳东关东汉殉人墓[J]
.文物,1973(2):55-62.
被引量:33
2
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
.考古,1974(1):1-5.
被引量:23
3
山东惠民县发现商代青铜器[J]
.考古,1974(3):208-208.
被引量:14
4
忠如.
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調查发掘报告[J]
.考古,1963(12):654-658.
被引量:8
5
胡谦盈.
1961—62年陕西长安沣东试掘简报[J]
.考古,1963(8):403-412.
被引量:15
6
梁星彭,冯孝堂.
陕西长安、扶風出土西周铜器[J]
.考古,1963(8):413-415.
被引量:32
7
江苏銅山丘湾古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73(2):71-79.
被引量:33
8
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J]
.考古,1976(4):246-258.
被引量:107
9
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J]
.文物,1972(8):17-30.
被引量:105
10
姚孝遂.
“人牲”和“人殉”[J]
.史学月刊,1960(9):33-3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616
1
任晓东,王景会,潘天波.
殷周漆物的使用空间、技术与观念——一项艺术社会史的个案研究[J]
.艺术学界,2021(1):101-120.
2
罗丰,岳霄澜.
试析拓跋鲜卑殉牲习俗[J]
.西部考古,2023(2):194-211.
3
钱耀鹏,沈百鸣.
清凉寺墓地人殉、人牲辨析[J]
.西部考古,2021(1):111-125.
4
冉万里,全刘涛,段成刚,高博,张翔宇,张蕊侠(图),方丹(图),姜淼(图),韩博(摄).
西安市东郊高楼村四座唐墓的发掘[J]
.西部考古,2019(2).
5
李嘉妍.
職官與墓誌:隋代墓葬官爵等級制度研究[J]
.唐研究,2023(1):393-452.
6
张师伟.
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的政治伦理基础——兼与徐勇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21(5):82-91.
被引量:5
7
董洁.
唐代圆雕动物形玉器探析[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1(1):237-241.
8
张天恩,刘锐.
春秋早期关中周余民及文化遗存浅识[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1(1):46-56.
9
刘贤鹏.
洛阳周山大墓年代试探[J]
.三代考古,2021(1):538-549.
10
王正原.
再析“长子口”墓——兼谈青铜器的分组订制与几种称谓结构[J]
.三代考古,2021(1):448-478.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3][美]安乐哲,罗思文,余谨译.《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8.
3
《智鼎》铬文:“我即赎汝五父,用匹马柬丝.”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2838.
4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7:664.
5
按:乱,治也;“乱术”即治术.
6
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93、4.92.
7
王夫之.船山全书·礼记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96:10.
8
唐君教.青年与学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4.
9
按: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云:“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牟宗三先生将“一心二门”与康德哲学思想相时照.认为“一心二门”属于道德彤而上学或超鲍彤上学之范畴.(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81-282.)本文所云“一心二门”,既非《大乘起信论》之“一心二门”,亦非牟氏意义上之“一心二门”,而是借用此一概念,表示人心能拥有和开出“知”与“仁”两种人之属性,而彰显人之所以为人之关键.
10
朱彬.礼己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348、345-346.
引证文献
1
1
孙玉权,贺更粹,王甬.
孔子“人禽之辨”探析[J]
.理论界,2012(5):111-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鄭治文.
德性、群體與人的存在——孟荀人禽之辨比較[J]
.诸子学刊,2022(1):121-131.
被引量:1
1
刘庆柱.
华夏历史文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5):1-2.
2
周中坚.
丝绸之路及对其复兴的历史期待[J]
.广西文史,2010(1):26-30.
3
佳婷.
在我们多民族的大家庭里[J]
.中国民族,2001(2):73-74.
4
中国古建筑[J]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8(5):20-21.
5
周永坤.
人殉及其法文化分析[J]
.太平洋学报,2009,17(12):85-92.
6
黄玲.
谈小乘佛教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影响[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3):62-64.
被引量:2
7
专家学者热议“临高学”追溯临高文化渊源[J]
.海南档案,2012(4):20-21.
8
陈乐基.
保护根脉 繁荣文化——以贵州文化保护工作为例[J]
.贵州民族,2013(1):33-36.
9
倪方六.
古代殉葬者[J]
.书摘,2009(6):87-89.
10
徐光木.
北大拒录量出不诚信的代价[J]
.语文新圃,2009(8):29-29.
中国史研究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