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初文武臣僚处世态度之心理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宋一代,以官风腐败、士气颓废、文恬武嬉,因循苟且而著称于史。以往论者在研究达一问题时,多把其归咎于宋初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然而某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其原因应该是多元和复杂的。因此本文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通过对宋初四十年文武臣僚处世心理及其演变过程的考察和比较,对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作者
毛元佑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2-83,共12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处世态度
宋初
初文
社会心理学
中央集权
历史现象
因应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1
1
《旧五代史》卷八八《李彦韬传》,第1146页.
2
《旧五代史》卷一〇七《史弘肇传》.
3
《廿二史札记》卷二二.
4
《旧五代史》卷六七《卢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887.
5
《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上.
6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
7
《旧五代史》卷三四《庄宗纪,.
8
《读通鉴论》卷二八《五代》上.
9
《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传》.
10
.《新五代史》卷五四《冯道传》[M].,..
共引文献
9
1
孙克强.
唐宋人的诗词之辨[J]
.中州学刊,2005(5):206-210.
被引量:1
2
仲晓婷.
《文章辨体》的文体分类数目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14-16.
3
裴淑姬.
论宋代的特奏名制度[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46-52.
被引量:7
4
郑牧民.
中国古代司法回避制度刍议[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1):98-100.
被引量:2
5
何忠礼.
贫富无定势: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J]
.学术月刊,2012,44(1):136-143.
被引量:15
6
何忠礼.
宋代殿试制度述略[J]
.中国史研究,1988(1):73-84.
被引量:9
7
马强.
论北宋定都汴京[J]
.中国史研究,1988(2):34-43.
被引量:6
8
张星久.
关于五代土地兼并问题的考察[J]
.中国史研究,1992(2):12-22.
9
熊考核,王柏新.
论船山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启蒙影响及现代意义[J]
.船山学刊,2015(4):19-30.
同被引文献
7
1
任爽.
唐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地域特征[J]
.历史研究,1987(2):87-95.
被引量:5
2
李其旻.
宋朝“路”制浅析[J]
.齐鲁学刊,1992(4):66-68.
被引量:2
3
杨德泉.
试谈宋代的长安[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2(4):102-110.
被引量:7
4
肖华忠.
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3):19-44.
被引量:17
5
曹尔琴.
宋代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分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7(3):71-88.
被引量:7
6
安介生.
略论先秦至北宋秦晋地域共同体的形成及其“铰合”机制[J]
.人文杂志,2010(1):144-153.
被引量:7
7
顧宏義.
《宋登科記考》太祖朝進士訂補[J]
.中华文史论丛,2010(2):52-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兴亮.
北宋时期的西北士风——以陕西路为中心[J]
.兰州学刊,2011(8):166-1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宁雯.
北宋陕西路蓝田吕氏家族诗歌创作浅论[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82-85.
1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新”老板[J]
.新前程,2008(6):9-9.
2
冯良珍.
释“肱”[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7(2):128-128.
3
金国泰.
“箅”字初文与“田”字同形及“毕”、“禽”古同形试证[J]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2):17-20.
被引量:1
4
于省吾.
釋■、■兼論古韻部東、冬的分合[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10(1):53-57.
被引量:1
5
洪心衡.
关于名词、动词作状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1):151-159.
被引量:6
6
秦永龙.
释“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47-50.
被引量:3
7
于世诚,腾云起.
再谈如何正确地理解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问题——和时鸣、康初文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64,8(6):27-32.
8
陈宇.
按劳分配及其存在原因[J]
.社会科学辑刊,1983(4):74-75.
9
吴朝义.
试论晋宋之际的“文咏因革”[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55-62.
被引量:1
10
李晔.
关于山水诗产生原因的断想[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70-74.
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