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是中国古代巡回监察制度中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范例。它不但在明朝政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仅就制度本身来看,亦发展到臻为完备的境地。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兼具着多重的意义。
作者
余兴安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3-84,共12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制度研究
御史制度
明代
监察制度
意义
分类号
D691.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68
1
《明会典》卷二一〇《都察院二》.
2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八《都察院》.
3
张居正.《答苏松巡按曾公士楚言抚按职掌不同》,《明经世文编》卷三二六.
4
《明英宗实录》卷二二四.
5
《明太祖实录》卷四三.
6
《明史》卷六《成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0页.
7
《明太宗实录》卷一二九.
8
明朝《宪纲》始订于洪武四年,洪武六年重刊,二一十六年编入《诸司职掌》.
9
统《宪纲事类》.
10
洪武.《诸司职掌》均载于《皇明制书》(台湾成文出版社一九六九年影印明万历刊本).
共引文献
22
1
吴量恺.
读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J]
.中国史研究,2000(1):170-176.
被引量:1
2
王玉祥.
明代“私钱”述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01(5):82-83.
3
王蕾.
朱元璋“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7):73-75.
被引量:1
4
曾坚,李雪华.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探究[J]
.河北法学,2006,24(6):84-87.
被引量:4
5
赵园.
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J]
.中国文化研究,2006(2):12-33.
被引量:4
6
黎明钊.
汉代亭长与盗贼[J]
.中国史研究,2007(2):51-70.
被引量:8
7
阎步克.
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J]
.史学月刊,2008(2):29-41.
被引量:13
8
王凯旋.
明代武举考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1):247-250.
被引量:8
9
赵克生.
明代中后期官礼变动与官礼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2009(6):149-156.
被引量:3
10
李德宝.
明代巡按御史的职权演变考略[J]
.学理论,2010(33):150-151.
同被引文献
40
1
王世华.
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J]
.历史研究,1990(6):68-86.
被引量:11
2
李熊.
明代巡按御史[J]
.史学月刊,1988(4):106-108.
被引量:5
3
赵毅.
明代宗室政策初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3-58.
被引量:15
4
周致元.
明代的宗室犯罪[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5):94-100.
被引量:10
5
王天有,陈稼禾.
试论明代的科道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2):39-47.
被引量:10
6
梁尔铭.
论明代巡按御史的考察职权[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8):16-20.
被引量:3
7
何蓉.
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J]
.社会学研究,2007(4):75-92.
被引量:26
8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
明太祖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1962.
10
张瀚辑.皇明疏议辑略[M].续修四库全书第463册.
引证文献
6
1
吕成震.
从分设到兼管: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的运作体制及其演变[J]
.史学月刊,2023(9):49-61.
2
刘文青.
新见明代《两院抚按明文》考[J]
.文化学刊,2021(2):237-240.
被引量:1
3
陶道强.
明代巡按御史与宗藩监控述论[J]
.求索,2011(11):235-237.
被引量:1
4
曹循.
明代风宪官举劾制度的发展与流弊[J]
.云南社会科学,2014(2):158-162.
被引量:3
5
陶道强,秦家伟.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发展阶段述论[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5(5):109-113.
6
程惠霞.
明代巡按御史机制及其反腐败功能研究——基于委托代理制度分析框架[J]
.中国行政管理,2017(2):97-10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曹循.
明代京营制度新探[J]
.史学月刊,2023(8):27-51.
被引量:3
2
文宏.
治理体系下的公共管理研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回顾、特征及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7):56-64.
被引量:5
3
王新.
明朝监察制度的构建及现世思考[J]
.文化学刊,2019,0(1):216-217.
被引量:1
4
张琰.
2021年泰山文化研究综述[J]
.泰山学院学报,2022,44(6):32-41.
5
曹循.
以文選武:明代的推用將領制度[J]
.文史,2023(1):133-166.
6
徐成.
明代政治生态下的武官铨考史——《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研究》读后[J]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2(1):251-261.
7
赵国栋,陆相瑾.
明初边疆治理的权威政治:“以茶羁縻”与“茶叶反腐”——以欧阳伦贩私茶事件为讨论中心[J]
.农业考古,2024(2):81-90.
8
梁曼容.
明代宗室法律特权及其上下分野[J]
.古代文明,2019,13(2):103-115.
被引量:4
9
唐大鹏,王璐璐.
政府内部控制与腐败治理机制[J]
.中国审计评论,2018(2):36-44.
被引量:1
10
王煜璇.
明代巡按御史的地方司法职能初探——基于明代法律诉讼程序与司法机构框架[J]
.社会科学前沿,2023,12(5):2181-2191.
1
李哲宇.
中国检察制度溯源之我见[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3,1(1):41-42.
2
代振华.
制度反腐新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9(1):27-28.
3
张兴权.
试论古代御史选用及对当代的启示[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87-91.
被引量:1
4
许浩.
论我国检察权的源流和性质[J]
.创新,2012,6(4):75-81.
5
王武军,罗忠.
浅析唐朝吏治的监察制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7-118.
被引量:1
6
田文丰.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制度对我国现代检察制度建设的启示[J]
.学周刊(上旬),2015(5):240-240.
7
董倩.
巡按御史与明代地方政治[J]
.青海社会科学,2000(1):83-87.
被引量:1
8
王戡.
古代的中央巡视组[J]
.政府法制,2014,0(25):48-49.
9
薛伟宏,徐莹,曹南江.
我国大陆各省检察制度确立的具体时间[J]
.中国检察官,2011(7):57-58.
被引量:1
10
王勇华.
秦汉御史大夫的职能[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91-99.
被引量:7
中国史研究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