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魏晋以降,言文分歧初露端倪,正统书面语中口语成分间出,晚唐五代,在“传统文学之外另有口语成分占上风的文字出现”。①时推世移,这些口语词和口语词义今天有的面目生涩,索解为难,有的似曾相识,以至误训。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在唐五代俗语词研究方面开疆拓土,作出了卓越贡献。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