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恕”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看成“经典”。在儒家的心目中,它是伦理通德修养的教科书,是一种历史文献和外交辞令大全,在先秦士大夫的社会政治交往中经常引用。先秦诸子典籍中,引述《诗经》最频繁,运用最熟练的是《孟子》。
作者
余新安
黎丽卿
出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71-78,57,共9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孟子》
文学
《诗经》
历史文献
教科书
儒家
先秦
伦理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28页.
2
赵岐:《孟子题解》.
3
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4
吕艺.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辨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2):38-45.
被引量:11
5
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15页.
6
吴洪:《六朝选诗定论,缘起》.
7
朱自清:《诗言忠辨》.
8
朱东润:《中国文学拙评史大纲》.
9
赵则诚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72、27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10
姜爱:《白石道人诗说》.
共引文献
244
1
蒋振华.
《庄子》寓言的双重承负[J]
.中州学刊,2004(4):154-156.
被引量:1
2
金圣东.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
.现代哲学,2000(3):85-92.
3
于民雄.
从巫术到哲学:《易传》对《易经》的突破[J]
.贵州社会科学,2004(6):58-60.
被引量:3
4
夏勇.
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4-23.
被引量:127
5
祁志祥.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179-186.
被引量:3
6
刘健芬.
浅论唐代“现实派”的诗歌美学[J]
.文艺理论研究,2002(5):90-96.
7
杨解君.
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下)——契约理念在公法中的确立[J]
.法学评论,2005,23(1):28-33.
被引量:24
8
程亚林.
龚自珍、魏源两家诗学辨[J]
.文艺理论研究,2001(1):84-89.
被引量:1
9
万斌,罗维.
论政治妥协[J]
.浙江学刊,2005(1):62-69.
被引量:38
10
胡星斗.
从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看科教兴国战略[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8-21.
被引量:1
1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5):16-24.
被引量:280
2
冯志宏.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38-40.
被引量:1
3
佚名.
幸福猪年[J]
.廉政瞭望,2007(3):58-58.
4
朱晓光.
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从弗洛伊德到拉康[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7):54-54.
被引量:3
5
郭昊.
从《家诫》看嵇康的教子思想[J]
.文学教育,2016(19):40-42.
6
孔子的弟子们之言语贤才[J]
.国学(吉林),2014(6):48-50.
7
丁晓平.
亲密的战友加同志——邓小平和金日成的政治交往与个人情谊[J]
.党史文苑,2012(10):4-10.
8
五经[J]
.天津政协公报,2012,0(6):4-4.
9
黄心川.
《五台山诗歌总集》序[J]
.佛学研究,1997(0):309-310.
10
李庆和.
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6-8.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