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歌剧思维”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其一定的思维方式,歌剧也不应例外。然而,对于中国歌剧来说,什么是歌剧独特的思维方式问题,似乎并未引起创作界的足够重视。 在戏曲形式长期熏陶培养下的中国观众,乃至大部分歌剧作者,对歌剧的理解和要求,与“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几乎等同,即强调以“歌”作“剧”,把“剧”看成歌剧的主体,并要求它同话剧,戏陆一样,必须具有严整的戏剧结构、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等等。
作者 陈方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苏珊·朗格.《浦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 2[17]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4,第289页.
  • 3[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论戏剧情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 4《奥涅金》(歌剧剧本)--"柴可夫斯基致梅克夫人的信”.
  • 5《别林斯基全集》第七卷.
  • 6《歌剧艺术》1990.2.刘振球.《‘苦栋山’中的又一次超越》(下).
  • 7《歌剧舞剧资料汇编》1984.12.
  • 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 9《黄佐临与美国留学生的谈话》[J].戏剧艺术,1983,.
  • 10《上海丈化艺术报》1990.12.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