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诗《编年总案》的体例创新与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文诰是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的重要苏诗注家,他所辑注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是后世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苏诗注本,其主体部分包括《编年总案》四十五卷和《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为诗注正文,孔凡礼先生负责点校的《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即以此为底本。《编年总案》是为补《编年古今体诗》正文案语之未足,同时为了避免注释的繁冗和枝蔓,而另外成书①,置于《编年古今体诗》之前,字数在六十万左右,这是王文诰苏集整理和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此,学界虽有不同意见,如顾易生先生指责《总案》“同样是充满了‘尘垢’”②,但多数人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作者 赵超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2,共9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人对宋代诗集的整理 笺注与评点研究"(编号:13CZW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511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科预研基金项目(批准号:SK20110108)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