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以李提摩太、庄士敦为代表的观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般来说,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党派史学的叙述模式,即:革命史观和基于"社会发展阶段论"的线性革命史观,这些都是为维护各自政权的合法性、正义性和正当性服务的叙述模式。本文侧重从李提摩太、庄士敦等传教士的立场出发去观察辛亥革命的主要代表人物孙中山、袁世凯等,不但展现传教士以他者身份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前途的思考,更显示了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
作者 仝瑞中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陈忠.辛亥革命时期的传教士[M]//罗冠宗主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史实述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80.
  • 2谷秀青.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J].江苏社会科学,2013(2):213-218. 被引量:3
  • 3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 4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264.
  • 5郭汉民.李提摩太来华初期的社会改革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3(6):93-97. 被引量:1
  • 6皮明庥.一位总督·一座城市·一场革命[M]//张之洞与武汉.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219.
  • 7陈旭麓,郝盛潮,王耿雄.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3-124.
  • 8庄士敦.暮色紫禁城:洋帝师服中的溥仪与近代中国[M].耿沫,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49.
  • 9李佳白.读孔教会请愿书[J].孔教会杂志,1(08).
  • 10中国宗教之前途[J].东方杂志,1913(10).

二级参考文献44

  • 1任鸿隽.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J].独立评论,1932,(3).
  • 2[英]斯宾塞著,严复译.《群学肄言》,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7页.
  • 3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现代儒学论》,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4黄现蟠.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师大月刊,1933,(5).
  • 5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10页.
  • 6黄克武:《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义与渊源》,《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3月版,第386页.
  • 7列宁.《论国家》,《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 8杨芳燕.《明清之际思想转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现状与方法的省察》[J].汉学研究通讯,2001,20(2).
  • 9Peter Zarrow, After Empire: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State, 1885--192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 10潘光哲:《美国传教士与西方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国的发展》,台北《东亚观念史集刊》2011年第1期,第179-230页.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