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深入分析了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现状及退化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的对策及措施。
作者
徐立群
张佳琪
机构地区
河北省林业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杨树防护林
现状
对策
张家口坝上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孙建中,杨明华,盛学斌,刘全友.
河北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J]
.中国沙漠,1994,14(4):37-46.
被引量:37
2
章家恩,徐琪.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J]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46-53.
被引量:96
3
袁金国,王卫,龙丽民.
河北坝上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139-143.
被引量:41
4
侯秀瑞,焦会玲.
河北省土地沙化的严峻形势及防治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2000(4):37-39.
被引量:13
5
郭卫东.
我国北方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03,3(10):44-5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刘良梧,龚子同.
全球土壤退化评价[J]
.自然资源,1995(1):10-15.
被引量:37
2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J]
.土壤,1995,27(6):281-285.
被引量:152
3
何毓蓉.
我国南方山区土壤退化及其防治[J]
.山地研究,1996,14(2):110-116.
被引量:21
4
史德明,韦启,梁音.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J]
.土壤,1996,28(3):140-144.
被引量:30
5
孙武.
波动性生态脆弱带的特征[J]
.中国沙漠,1997,17(2):199-203.
被引量:35
6
[1]Barrow C J. Land degradation.Development and breakdown of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7.
7
[2]Stahl M. Enviromental degradation and political constraints in Ethiopia.Disaster J. Disaster Stud. Mgmt.1994.14.
8
吴正,中国沙漠,1993年,13卷,1期
9
蔡国柱,中国沙漠,1991年,11卷,3期
10
朱震达,中国沙漠,1991年,11卷,4期
共引文献
174
1
史东梅.
论三峡库区流域治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46-49.
被引量:2
2
王煜倩.
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
.太原科技,2009(4):56-58.
3
王素凤.
东洞庭湖世界涉危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50-53.
被引量:1
4
王超,付芸生,毕君.
张家口坝上湿地保护对策[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5):590-594.
被引量:4
5
赵胜.
张家口坝上生态工程建设研究——从“退耕还林”到“退耕还草”[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91-94.
被引量:1
6
何钢,刘鸿雁.
河北坝上地区及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化及其与风沙活动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69-675.
被引量:10
7
刘正恩,葛剑平.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及对策[J]
.干旱区研究,2004,21(3):299-303.
被引量:19
8
覃志刚,陈林武,朱志芳,罗小华.
盆北山地退化生态系统“一坡三带”治理模式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5(3):27-31.
被引量:5
9
张星梓,段昌群,吴学灿.
生态系统污染及其恢复原则[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3):39-41.
10
高群.
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72-7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承栋,焦如珍,屠星南,陈仲庐,熊有强.
发育林下植被是恢复杉木人工林地力的重要途径[J]
.林业科学,1995,31(3):275-283.
被引量:103
2
蔡小英,洪伟,吴承祯,张艳艳,郭研,夏鑫,张彩云,林存炎,邓慧华,张尚炬,钱永平,张文娟.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6(5):414-418.
被引量:10
3
刘红梅,王祖华,关庆伟,张静.
间伐对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3):33-37.
被引量:22
4
谌红辉,方升佐,丁贵杰,许基煌,温恒辉.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J]
.林业科学,2010,46(5):84-91.
被引量:64
5
田新辉,孙荣喜,李军,赵长海,杨敏生.
107杨人工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1,47(3):184-188.
被引量:49
6
康冰,王得祥,崔宏安,迪玮峙,杜焰玲.
秦岭山地油松群落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659-1667.
被引量:63
7
李民义,张建军,郭宝妮,黄明,茹豪.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水文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13,32(5):1083-1090.
被引量:49
8
何友均,梁星云,覃林,李智勇,邵梅香,谭玲.
南亚热带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3,33(8):2484-2495.
被引量:77
9
侯磊,张硕新,陈云明,曹扬,王娟.
林分密度对人工油松林下植物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46-52.
被引量:23
10
朱教君.
防护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植物生态学报,2013,37(9):872-888.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1
1
侯巍,胡雪,朱媛君,梁丽壮.
张北防护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林分密度的响应[J]
.林业科技通讯,2020(3):3-7.
1
杜海波,马盈会,刘晓慧,张志.
吉林省西部白杨透翅蛾的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治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1):55-55.
被引量:1
2
兰景斌.
杨树防护林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学,2014,5(2):138-138.
3
展勤俭.
杨树防护林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5):400-400.
4
周景全,贾志民,初敬华.
白城地区青杨天牛的发生情况调查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3(6):29-31.
5
洪少民.
杨树防护林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84-85.
被引量:6
6
兰莹,张志.
杨树防护林蛀干害虫及其天敌的调查与分析[J]
.吉林林业科技,2014,43(3):34-37.
被引量:3
7
王连民,唐伟建,李景海,詹晓坤.
杨树防护林采伐迹地植苗造林与根蘖造林的对比分析[J]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6):37-37.
8
刘静国.
试论杨树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8):23-23.
被引量:1
9
钱八虎,周振荣,张银龙.
饲料企业的发展对策及措施[J]
.浙江畜牧兽医,2010,35(5):3-3.
10
王有录.
兰州地区杨树天牛灾害发生及控制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0S):49-50.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