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推动湖北城镇化进程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引擎。与中部六省相比,湖北城镇化率最高。但湖北的城镇化也面临发展瓶颈,存在着区域不均衡、产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增速乏力等诸多难题问题,未来城镇化之路并不平坦,其发展过程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搞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对策建议。
作者
吴克丽
机构地区
湖北省信息中心
出处
《当代经济》
2014年第19期12-14,共3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土地改革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江易华,程琼.
湖北省城镇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6):1-4.
被引量:7
2
王智勇,黄亚平,张毅.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思考[J]
.小城镇建设,2010,28(5):13-16.
被引量:9
3
四川省统计局.2014年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现状调查报告之四[EB/OL].四川人民政府网站,2014-07-2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发懋.
实施小城镇大战略 推进湖北城镇化进程[J]
.政策,2000(10):12-14.
被引量:1
2
仇保兴.
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
.人民论坛,2005(6):42-44.
被引量:39
3
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邱晓平.
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
.农村经济,2005(11):127-128.
被引量:8
4
翁贞林,朱红根,熊小刚,邱晓平.
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5-98.
被引量:12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6
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OL].(2010—03—15)http..//www, china, com. cn/policy/txt/2010-03/15/ content_19612372, htm.
7
李德炳.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奋力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EB/OL].(2010—05—18)http://www.hbzyw.gov.C13./XWXX.asp?id=10497.
8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年资料汇编1978—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10
尹光志,梁亚莉,吴让松,等.关于进一步加快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R]//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湖北发展改革年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12
1
刘嗣明,郭晶,周飞.
城市化背景下湖北省小城市发展的重点[J]
.小城镇建设,2011,29(11):22-25.
2
江易华,程琼.
湖北省城镇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6):1-4.
被引量:7
3
谢晓玲,李欣怡.
基于城乡统筹的村镇体系规划[J]
.小城镇建设,2012,30(5):61-64.
被引量:1
4
尚少乐.
重大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的社会影响领域初探[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8):3-4.
5
马小芳.
湖北省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时代经贸,2013,11(2):21-22.
6
胡凯基.
我国城镇化视域下的中心村建设[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1):37-40.
被引量:1
7
谭云霞.
湖北人口流动、聚居及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基于湖北省的调查研究[J]
.城市观察,2013(3):84-91.
被引量:1
8
魏明慧,张建清.
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J]
.小城镇建设,2014,32(3):48-51.
9
熊健民,张清,邹军华.
湖北省高职院校服务城镇化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2014,30(18):9-12.
被引量:2
10
卢昕,吴华章.
城镇化融资机制探析——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0):35-36.
同被引文献
25
1
张泰城,张小青.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J]
.经济问题,2007(2):47-49.
被引量:21
2
孔凡文,才旭,于淼.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分析与应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2):405-408.
被引量:35
3
傅春,林永钦,谢莉芳.
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萍乡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0):1185-1191.
被引量:7
4
殷永文,程金平,段玉森,魏海萍,嵇若旭,于金莲,于宏然.
某市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居民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28(3):250-252.
被引量:37
5
郭燕枝,刘旭.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典型相关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1(10):92-97.
被引量:38
6
赵秋成.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J]
.管理世界,2000,16(1):121-130.
被引量:80
7
曹广忠,陈昊宇,边雪.
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22-28.
被引量:22
8
张伟.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机制及若干探讨——基于安徽省三个地级市的案例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2(6):42-49.
被引量:12
9
项继权,袁方成.
湖北城镇化的发展及政策选择[J]
.城市观察,2013(1):76-88.
被引量:14
10
黄祖辉,邵峰,朋文欢.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8-14.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3
1
田振花.
湖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性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93-195.
被引量:1
2
陈恩,谢珊一.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人口,2018,39(3):18-26.
被引量:13
3
刘巍,朱宽广,丁峰,李松炳.
湖北省重点区域施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S1):353-3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江激宇,徐腾,项升.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4):134-139.
2
纪昀.
从企业内协调看日美国际竞争力的此消彼长[J]
.科技导报,2000,18(4):60-62.
3
陈修兰,吴信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6市581名村民的调查数据[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31(6):70-77.
被引量:10
4
朱艳娜,何刚.
皖江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27-29.
被引量:4
5
朱艳娜,何刚,乔国通.
皖江示范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城镇化质量进程综合测度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1):19-23.
被引量:2
6
丁玉贤.
包头市五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21):9-10.
7
许卫华.
国家粮食主产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创新科技,2019,19(9):1-7.
8
侯玉巧,郑军,汪发元.
财政投入、绿色创新对城镇化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7年数据[J]
.长江技术经济,2020,4(2):41-47.
9
蔡炉明,钟宇.
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J]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0,35(6):33-40.
10
Yanhua He,Yi Lin,Guohua Zhou,Yixuan Zhu,Kai Tang.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er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s mid-level developing urban agglomeration:A case study of Chang-Zhu-Tan[J]
.Regional Sustainability,2021,2(1):83-97.
被引量:9
1
田霄燕.
我国房地产业就业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2003(7):34-37.
2
曹旭华,田霄燕.
我国房地产业就业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43-46.
被引量:2
3
陈昌华.
中国劳动力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4):38-44.
被引量:3
4
傅钧彪,周鑫泽.
标准化:深化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建设的新工具[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4):28-33.
被引量:2
5
李正华,徐小平,杜建国.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8(6):23-29.
被引量:9
6
何柯柯.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9):86-87.
被引量:15
7
李雪.
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亚太教育,2016,0(29):45-46.
8
方英.
传媒业区域不均衡发展的熵值分析[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4(1):12-14.
被引量:2
9
杨文娟.
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X):178-179.
10
佟静,姜海珍.
促进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2(6):25-28.
被引量:2
当代经济
201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