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麦叶蜂逐年重发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近年来对小麦麦叶蜂逐年重发的调查研究,开展了不同地块不同耕作栽培方式的控虫试验和人工捕打、药剂防治试验,基本掌握了其发生特点和逐年重发原因,并提出了改耕作方式和改兼防为统防的防控措施。
作者
滕世辉
李晓霞
李明明
高淑真
王桂香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农业局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农业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麦叶蜂
重发原因
防控措施
分类号
S435.122.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卢兆成,沈北芳,沈玉芳,沈彩云.
麦叶蜂的发生和分布型[J]
.昆虫知识,1996,33(1):9-10.
被引量:3
2
王玉堂.
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
.山东农业科学,1989,21(2):40-40.
被引量:5
3
邢作山.麦叶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农业科技通讯,1995,(5):30-3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郭会仪,昆虫知识,1988年,28卷,6期,332页
2
陈兰广,植物保护,1986年,12卷,6期,55页
共引文献
6
1
张连翔,吕尚彬,温豁然,金秀梅.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Z—V模型及其抽样设计方法[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1):75-79.
被引量:32
2
游群.
湖南莽山和广东南岭两国家森林公园的叶蜂区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2):85-88.
3
陈金安.
2.0%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小麦叶蜂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4-75.
被引量:5
4
陈金安.
6种药剂对小麦叶蜂的控制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139-141.
被引量:3
5
冯成玉,张维根,陈桂尧,陈忠军.
不同药剂对麦叶蜂的防治效果[J]
.农业工程,2012,2(1):84-85.
被引量:2
6
沈煜洋,李进,邓菲菲,孙婧婧,李广阔,高海峰.
麦叶蜂种群动态及4种杀虫剂对其室内活性与田间防效测定[J]
.农药,2024,63(12):932-936.
同被引文献
56
1
俞晓平,胡萃,K.L.Heong.
非作物生境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3):130-133.
被引量:40
2
尹姣,陈巨莲,曹雅忠,李克斌,胡毅,孙京瑞.
外源化合物诱导后小麦对麦长管蚜和粘虫的抗虫性研究[J]
.昆虫学报,2005,48(5):718-724.
被引量:17
3
郭予元.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实例分析[J]
.植物保护,2006,32(2):1-4.
被引量:27
4
张雪松,曹永胜,曹克强.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河北粮食作物植物保护新问题和治理对策[J]
.植物保护,2006,32(2):19-22.
被引量:9
5
曹雅忠,尹姣,李克斌,张克诚,李贤庆.
小麦蚜虫不断猖獗原因及控制对策的探讨[J]
.植物保护,2006,32(5):72-75.
被引量:87
6
王万磊,刘勇,纪祥龙,王光,周海波.
小麦间作大蒜或油菜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6):1331-1336.
被引量:41
7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
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8):98-100.
被引量:15
8
戈峰.
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与方法[J]
.生态学杂志,1998,17(2):38-42.
被引量:103
9
高军,王贺军,王朝华.
河北省小麦吸浆虫随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传播的调查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0):5-8.
被引量:10
10
吴孔明,陆宴辉,王振营.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
.昆虫知识,2009,46(6):831-836.
被引量:62
引证文献
1
1
门兴元,董兆克,李丽莉,杨泉峰,张晴晴,欧阳芳,卢增斌,李超,于毅,庄乾营.
基于生态调控的小麦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应用昆虫学报,2020,57(1):59-6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韦宁,林璐璐,何贤芳,钟永志,张光玲,谢明惠,苏卫华,陈浩梁.
8种药剂对小麦蚜虫的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2020,59(12):918-920.
被引量:6
2
耿显胜,张威,舒金平,陈奕洁,石坚.
早竹造瘿害虫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和效果评价[J]
.世界竹藤通讯,2021,19(2):43-47.
被引量:1
3
严火其.
农业害虫危害何以越来越严重[J]
.中国农史,2021,40(3):3-15.
被引量:6
4
李东育,韩大勇,徐养诚,刘贝,陈晓露.
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结构及发生动态[J]
.江苏农业学报,2021,37(4):848-853.
被引量:2
5
马富岗,李爱民.
人工干预蚂蚁与棉蚜的合作共生关系对花椒产量的影响[J]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8):7-9.
6
谢佳燕,沈卓玲,耿佳瑶.
不同地区麦长管蚜种群对吡虫啉的耐受性及其酯酶活性的研究[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1,40(5):9-13.
被引量:2
7
谭晓玲,闫甲,苗进,孙靖轩,陈巨莲.
小麦间作豌豆和挥发物释放结合不同器械施药对麦田害虫和天敌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37(5):904-913.
被引量:4
8
胡想顺,李靖文,彭静凤,赵惠燕,刘同先.
麦长管蚜对小麦产量成分的影响与生态防控[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2):110-118.
被引量:3
9
侯再芬,黄林,杨广娟.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2023(8):36-38.
10
牛雯雯,商明清,于玲雅,杨万海,李佩玲,唐文颖,王同伟,洪翠萍.
2003—2022年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规律及防控对策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2023,43(12):27-36.
被引量:1
1
冯成玉,张维根,陈桂尧,陈忠军.
麦叶蜂药剂防治初步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1(9):84-84.
2
张光明,丁显利,赵式卫,张昌明,程花明.
小麦后期增粒重的几项技术措施[J]
.河北农业,1997(3):12-12.
3
贾群芳,代信英.
小麦后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4(9):30-30.
被引量:1
4
任耐青.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5):40-40.
5
王佛生,师文兴,袁乾,张鹏程.
庆阳地区黄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保护,1996,22(2):25-26.
被引量:2
6
崔延哲.
大名县2014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J]
.现代农村科技,2014(7):28-28.
7
孙玉涛.
冬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种子科技,2012,30(11):38-39.
8
王玉堂.
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
.山东农业科学,1989,21(2):40-40.
被引量:5
9
刘纪书,郭向东.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9):37-37.
被引量:1
10
申洪利,陆建高.
麦叶蜂发生及防治措施[J]
.天津农林科技,2008(3):17-17.
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