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与陈铁生的国粹体育之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马良的《中华新武术》技击术编入学校体育教程时,鲁迅认为其充满了"鬼道主义"和封建糟粕。陈铁生发文反驳,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健体强身的功效及传统武德值得发扬。后期,鲁迅对自己偏激的看法进行了反省。
作者
刘中强
王定宣
机构地区
泸州医学院体育系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140,共2页
Lantai World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TY201014
关键词
鲁迅
陈铁生
国粹体育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郑光路.
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一段重要的史实——鲁迅与武术、气功[J]
.体育文化导刊,2003(11):68-70.
被引量:1
2
易剑东.
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J]
.体育文化导刊,1998(1):22-27.
被引量:31
3
徐婧.
对中国近代体育史人物评价几个问题的探讨[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79-81.
被引量:2
4
王俊奇.
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12,33(6):22-27.
被引量:11
5
谭华.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6-127.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天奖.
十九世纪下半纪中国的秘密会社[J]
.历史研究,1963(2):83-100.
被引量:4
2
郝勤,程大力,熊志冲.
武术与军事武艺异质不同源论[J]
.体育科学,1990,11(6):7-10.
被引量:1
3
郝勤.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兼论体育史从“寻根史学”到“参与史学”的变革[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5-7.
被引量:18
4
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M].长春:文史出版社,1998..
5
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
王俊奇.中国古代体育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47-299.
7
国家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近代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2.
8
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9
陈昌怡,谭华.古代体育导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10
李全梅,李重申.丝绸之路体育图录[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
1
2
>
共引文献
63
1
刘丽虹.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管窥[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6):21-22.
被引量:3
2
董刚强.
中国武术体育化发展过程的社会学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12):3-5.
被引量:3
3
景志刚.
大众传媒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2):15-16.
被引量:4
4
张军平.
武术与书法的历史渊源初探[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9):16-18.
被引量:7
5
施鲜丽,蔡仲林.
民国时期的武术及其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J]
.搏击(武术科学),2005,2(11):11-13.
被引量:12
6
杨建营.
20世纪武术发展总体走势的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4(7):44-46.
被引量:14
7
张德胜,王玉珍,于淼.
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4):61-64.
被引量:1
8
张德胜,姜晓红,于淼,张素芳.
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113-116.
被引量:19
9
杨祥全,邢淑英.
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演进及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118-120.
被引量:2
10
刘同为,张茂林.
武术套路运动竞技化历史寻绎[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87-288.
被引量:8
<
1
2
3
4
5
…
7
>
同被引文献
9
1
王天奖.
十九世纪下半纪中国的秘密会社[J]
.历史研究,1963(2):83-100.
被引量:4
2
司马蓉.
武术应如何走向世界——武术向现代体育转化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3):20-24.
被引量:8
3
邱丕相.
古代武艺与今之武术——读《纪效新书》一得[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9(1):85-86.
被引量:9
4
彭鹏,李勇.
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8):36-38.
被引量:6
5
陆勇.
“亡国灭种”的想象与近代民族国家话语霸权的形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110-113.
被引量:4
6
赵歆.
从文化视角探讨武当武术的必要性[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80-82.
被引量:5
7
杨建营.
现代性支配下的武术现代化发展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5):66-72.
被引量:12
8
陈红玉.
“在场”与“去蔽”:追问现代设计的现代性[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32-35.
被引量:2
9
戴国斌.
武术现代性的断裂[J]
.体育文化导刊,2004(2):35-3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
1
廖上兰,刘桂海.
武术现代性的内涵、起源及其演进——一个社会史的考察[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4):477-48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亮,周德巧,张震.
传统武术的中国式现代化“激活”:内涵厘正、理论依据、路径探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8):144-156.
被引量:3
2
金玉柱,杨萧,陈保学,董刚.
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及其当代意义[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1):65-72.
被引量:5
3
孔祥男,关博.
新时代武术传播的再生产:文化、认知与媒介——基于体育展示的研究[J]
.武术研究,2023,8(10):13-16.
4
郭振,王松,李含宜,刘波.
历史社会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演进、经验与路径[J]
.体育科学,2023,43(8):24-32.
被引量:1
5
戴彬,钟婷婷,聂真新.
内外兼修德体同扬: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育人模式探索[J]
.武术研究,2024,9(6):87-89.
被引量:1
1
王忠奇,李燚.
正确定位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3):90-91.
被引量:1
2
常保洪.
著书健体乐陶然[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3(4):58-58.
3
台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J]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0(6):6-7.
4
高胜英.
永康日报扩版强身增强影响力[J]
.新闻实践,2005(3):60-60.
5
福建省科协:强身建家增实力服务发展促和谐[J]
.科协论坛,2012(1):24-24.
6
纪念《中国老年》创刊30周年[J]
.中国老年,2013(13):5-5.
7
《公用事业财会》杂志大事记[J]
.公用事业财会,2005(4):2-3.
8
郭俊禄.
从媒体生存环境谈广播广告的强身之策[J]
.中国广播,2008(1):69-70.
被引量:1
9
梁新民.
既能“对症施治” 又可“健体强身”[J]
.中国记者,1997,0(3):11-11.
10
公用事业财会[J]
.公用事业财会,2005(4):1-1.
<
1
2
>
兰台世界(上旬)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张永忠
崔洪斌
尹学哲
全吉淑
刘长江
张玉梅
金凤燮
高荣海
陈正礼
相关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
延边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相关主题
大豆异黄酮
脂质过氧化
学习记忆
缺氧大鼠
缺氧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