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小区对比设计,分析不同化控药剂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药剂可以抑制玉米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抗倒伏作用,德美亚1于9~10叶期喷施玉斗风375mL/hm2,降低株高最明显,比对照低38.6cm;矮化效果十分显著。德美亚1于9~10叶期喷施矮丰王300mL/hm2比对照增产232.2kg/hm2,增产率为2.5%。
作者
王立娜
杨克军
机构地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10期22-24,共3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不同化控药剂
玉米
性状
影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26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5
1
牛峰.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
.种子科技,2010,28(3):41-42.
被引量:21
2
王崇桃,李少昆.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6):1136-1146.
被引量:71
3
张伟,王颖,王金华.
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8-148.
被引量:16
4
赵敏,郭建伟,周淑新,王建书,崔彦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07(3):14-15.
被引量:35
5
李少昆,姜振东.
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J]
.新疆农业科技,1994(4):8-9.
被引量:17
6
李芳贤,刘溪源,李述曾,高素霞,武恩吉.
夏玉米喷施玉米健壮素的增产效果与使用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2):33-37.
被引量:22
7
于佩锋,潘业兴,武军.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应用效果[J]
.耕作与栽培,2004,24(3):44-45.
被引量:6
8
于方明,荣湘民,谢桂先,刘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4,18(S1):362-365.
被引量:8
9
郭强,赵久然,陈国平,郭景伦,尉德铭,卢柏山,王元东,滕海涛,邢锦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北京农业科学,1999,17(3):18-21.
被引量:24
10
秦小龙,贺飞.
化控剂在夏玉米施用效果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15-1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1
1
韩萍,赵化春.
作物化控工程研究与应用概况[J]
.玉米科学,2001,9(z1):79-85.
被引量:9
2
胡瑞法,MengErikaCH,张世煌,石晓华.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781-787.
被引量:67
3
李少昆,涂华玉,董志新,虞亚珍,张旺峰.
玉米健壮素对玉米的生理效应[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Z1):7-12.
被引量:6
4
李金洪,李伯航.
干旱条件下抗蒸腾剂对玉米的生理效应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42-46.
被引量:11
5
周凤兰,陈泽光,李光太,金石芬,张宝权,赵光翠,王大伟.
玉米壮丰灵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5):21-25.
被引量:1
6
宋凤斌,孙忠立,汪立群.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3,1(1):32-34.
被引量:8
7
柳凤琛,王军,张玉爱,张秀芹,李连芳.
冬小麦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1):27-30.
被引量:1
8
王熹.
试论我国作物化控研究的发展[J]
.作物杂志,1993(2):1-4.
被引量:32
9
刘承仿.
丰产素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4):31-32.
被引量:4
10
柴永山.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1):43-4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26
1
韩萍,赵化春.
作物化控工程研究与应用概况[J]
.玉米科学,2001,9(z1):79-85.
被引量:9
2
李宁,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段留生.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6):38-42.
被引量:66
3
陆洪海,李强.
玉米化控剂试验总结[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
4
程树萍.
冬小麦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研究[J]
.小麦研究,2005,26(1):10-12.
5
汤海军,周建斌,陈竹君,郑险峰.
水分胁迫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16-120.
被引量:1
6
汤海军,周建斌,侯晨.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4):77-80.
被引量:10
7
苏立军,王贵启,李秉华,樊翠芹.
30%乙烯利·芸臺素内酯水剂在玉米田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药,2006,5(2):41-42.
8
苏立军,王贵启,李秉华,樊翠芹.
玉米应用30%乙烯利·芸薹素内酯水剂效果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63-65.
被引量:1
9
冯健英,陈莉.
石玉7号玉米喷施达尔丰效果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74-76.
10
赵敏,周淑新,崔彦宏.
我国玉米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1):127-131.
被引量:91
同被引文献
95
1
胡萌,魏湜,杨猛,矫海波,魏玲,王燚,吉彪.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103-107.
被引量:62
2
蔡永旺,张英华,周顺利,鲁来清,王志敏.
利用乙烯利塑造夏玉米凹形冠层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3):90-94.
被引量:28
3
李宁,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段留生.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6):38-42.
被引量:66
4
杨彦武,于强,王靖.
近40年华北及华东局部主要气候资源要素的时空变异性[J]
.资源科学,2004,26(4):45-50.
被引量:35
5
杜光竹.
杂交玉米品种密度施肥正交试验[J]
.耕作与栽培,1994,14(6):29-31.
被引量:16
6
李潮海,栾丽敏,尹飞,王群,赵亚丽.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4):824-830.
被引量:115
7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
被引量:79
8
佟屏亚,程延年.
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1995,13(1):23-25.
被引量:152
9
李永庚,于振文,梁晓芳,赵俊晔,邱希宾.
小麦产量和品质对灌浆期不同阶段低光照强度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5):807-813.
被引量:87
10
李潮海,赵亚丽,王群,栾丽敏,李宁.
遮光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4):70-73.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52-57.
被引量:6
2
任红,周培禄,赵明,董志强,李从锋,齐华.
不同类型化控剂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
.玉米科学,2017,25(2):81-85.
被引量:15
3
黄鑫慧,高佳,任佰朝,赵斌,刘鹏,张吉旺.
植酶Q9对大田遮阴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309-3322.
被引量:6
4
吴秋平,蒋飞,韩成卫,刘保申,马燕英,丁风云,孔晓民.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20,28(4):61-6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李东,郑殿峰,冯乃杰,赵晶晶,张盼盼,蔡光蓉,赵海东,周行,齐德强.
S_(3307)和KT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7):16-21.
被引量:4
2
李斌.
玉米吨田宝不同施用浓度对玉米生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8(4):14-14.
3
李彦昌,王海亮,闫丽慧,王昌亮,张国合.
化控对豫北地区夏玉米影响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8(7):62-64.
被引量:5
4
沙莎,何闻静,曹亚娟,韩霜,罗水清,易镇邪,陈平平.
化学调控对洞庭湖区不同群体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4):726-735.
被引量:12
5
李彦昌,侯现军,张文波,常建智,闫丽慧.
不同时期与种植密度化控对夏玉米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9):15-20.
被引量:10
6
张能,王春莲,黄雅妮,何仕谨,刘勇,韩欣彤.
化控剂对不同耐密基因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J]
.种子,2019,38(8):141-144.
被引量:5
7
黄鑫慧,高佳,任佰朝,赵斌,刘鹏,张吉旺.
植酶Q9对大田遮阴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309-3322.
被引量:6
8
唐玉凤,陈平平,易镇邪,罗红兵.
玉米倒伏影响因素及其化学调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20,34(2):183-189.
被引量:10
9
陈军,张海军,韩明明.
不同浓度生长抑制剂对籽粒直收夏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1):15-19.
被引量:2
10
刘见,孙彬,张伟强,冯晓曦,张寄阳,宁东峰,秦安振,刘战东,乔淼,沈红丽,徐燕.
夏玉米粒收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化学调控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2020(3):161-168.
被引量:3
1
赵立波.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1):102-102.
被引量:1
2
聂强.
寒地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4(18):84-84.
3
张瑞琪.
不同化控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0-80.
被引量:10
4
宋文鹏,魏新田.
花生三保露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60-161.
5
李坤.
淮北地区小麦化控防倒伏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3):139-140.
被引量:1
6
卞振国,曹德明,尹春生,车风占.
玉米化控剂试验总结[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3):82-83.
被引量:2
7
邓文龙.
玉米化控密植栽培技术及其在云南省的应用[J]
.农村实用技术,2010(5):31-32.
8
郑国喜.
花生常用的化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J]
.科学种养,2009(1):17-17.
被引量:1
9
方向前,包君善,于世伟,于晶,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卫平,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1(3):151-152.
被引量:17
10
方向前,郑军虎,李桂梅,于晶,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卫平,边少锋.
浅析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关键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0,30(6):66-67.
被引量:5
现代化农业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