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虚拟网络交往已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常缺乏正确的目的性,表现为重娱乐、轻学习,重虚拟、轻现实。因此,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探索高校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赵栋
机构地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年第9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虚拟网络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眭国荣,万纤.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正功能引导[J]
.教育探索,2013(12):128-129.
被引量:4
2
罗青.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个性及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
张敏.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2):159-162.
被引量:14
4
林野川.
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建议[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2):41-42.
被引量:1
5
张奕华.
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J]
.青年探索,2012(2):67-7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骆风.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来自广东高校的调查和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47-50.
被引量:12
2
吴志斌.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58-160.
被引量:15
3
李薇菡 刘继红.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6):39-39.
4
关于大学生网络的调查与思考,南华新闻网,2005-05-06.
5
关于大学生与网络的调查与思考,南华新闻网,2205-05-06.
6
樊佩佩.
弱纽带发展强关系的尝试:网络征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
.学术交流,2007(10):105-107.
被引量:8
7
李志红,姜靖,齐超.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77-79.
被引量:7
8
王玉萍.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08(9):210-213.
被引量:11
9
周钱.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学理论,2011(6):206-207.
被引量:2
10
王依玲.
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社区归属感——对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2011(1):82-92.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24
1
王晓云.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人际吸引因素的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43-144.
被引量:3
2
何仕.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7(2):180-184.
被引量:13
3
黄映玲.
网络交往对初中学生的影响[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6):34-36.
4
王代清.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4):64-65.
被引量:4
5
陈朝娟.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0(4):158-160.
被引量:3
6
牟生爱.
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0(4):45-48.
被引量:9
7
张莉青,邹镇,张丽.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SWOT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2):122-123.
8
苏炫,许锃.
关于大学生网上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困扰的调研[J]
.高校辅导员,2012(2):59-63.
被引量:2
9
王安琼.
当代农村女大学生在校人际交往困境与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9):116-117.
10
雷利娟,肖君政.
新媒体冲击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嬗变[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90-92.
被引量:6
1
潘宁,龚群,韩斌.
奥运会后阳光体育在我国高校中深入开展的策略[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9):149-150.
被引量:1
2
王玉萍.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95-97.
被引量:2
3
徐冶敏.
试析网络明信片的性质[J]
.集邮博览,2003(9).
4
胡静,王瑾.
对我院开设体育选项课可行性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56-57.
被引量:1
5
吴玲敏.
基于多元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15):5-6.
6
雷兴东,张旸.
体育教学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07-108.
7
邹毓怀.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选项课之我见[J]
.考试周刊,2007(51):76-76.
8
楼国良.
试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
.体育世界,2007(8):96-97.
被引量:1
9
姚学英,朱爱民.
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64-465.
被引量:2
10
许征程.
简述虚拟网络实验室中的虚拟仪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2):19-2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