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与民生产品的有效供给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民生改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并长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民生改善。因此,民生改善具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效提供民生产品必须廓清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各自提供民生产品的范围和结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还要设计合理的机制,促使民众表达对民生产品真实的偏好,确定民生产品的数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民生工作要统筹兼顾民生的三个维度,更要给劳动者的利益赋予最高的权重。
作者 王雪霁
出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73-78,共6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XNH07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25

  • 1[美]吉利斯 波金斯等 黄卫平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2[英]查尔斯·汉普登-特纳,阿尔方斯·特龙佩纳斯.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徐联恩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沦与证据[M】.周立群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 4[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钱晓敏等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性--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 6[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7[印]阿马蒂芬·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8[德]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高国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9[美]罗杰.理若.米勒,丹尼尔.K.本杰明,道格托斯.C.诺斯.公共问题经济学(第12版)[M].楼尊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 10【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M].李天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18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