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莱芜梆子源流与形成考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莱芜梆子,是山东梆子系剧种中一个极富乡土气息的代表。主要流行、分布于莱芜及泰安地区,并且用当地方言演唱。莱芜梆子不仅保存着丰富的经典曲目,在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方面,也走在了山东地方戏曲发展的前沿,对山东文化建设影响深远。2008年6月莱芜梆子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李娜
机构地区
山东艺术学院
出处
《戏剧丛刊》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山东梆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辨
源流
2008年
乡土气息
戏曲发展
文化建设
分类号
J825.5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李顺发.
莱芜梆子的形成流传和发展[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3(S1):45-48.
被引量:7
2
张兆忠,李呈富.
戏苑奇葩──莱芜梆子[J]
.山东档案,2000(1):45-45.
被引量:3
3
吕鹏.《莱芜梆子的历代班社与传承人》、《莱芜梆子的剧目与典型唱段分析》和《莱芜梆子的音乐形态初探》,载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毕业论文,网址:http://www.cnki.net.
4
白雪.《莱芜梆子唱腔艺术研究》,载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毕业论文,网址http://www.cnki.net.
5
李磊.《莱芜梆子研究》,载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毕业论文,网址http://www.cnki.net.
6
李传友.《莱芜梆子现代戏研究》,载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毕业论文,网址http://www.cnki.net.
7
李红云.
莱芜梆子在“非遗”语境下的时代应对[J]
.民族艺术研究,2011,24(6):37-42.
被引量:3
8
邢兆远.《莱芜梆子推陈出新呈现旺盛生命力》,载《光明日报》,2008年9月1日版.
9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414页.
10
《山东省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47页.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张华,邢素娟.
《儿行千里》给我们的启示——兼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情理交融[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8):58-59.
被引量:1
2
罗松.
“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胜利闭幕[J]
.中国戏剧,1992,0(8):28-28.
被引量:1
3
马建中.戏剧莱芜梆子[J].山东年鉴,1987.
4
孙丽丽.激情展演引发激情[N].莱芜日报.2008-08-07.
5
邢兆远.莱芜梆子推陈出新呈现旺盛生命力[N].光明日报,2008-09-01.
6
韦勇.红红火火再唱辉煌[N].莱芜日报,2008-04-10.
7
李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N].莱芜日报.2005-10-01.
8
安禄兴,李顺发.山东地方戏曲音乐[M].山东艺术学院出版,1987.
9
中国戏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
10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4
1
杨馥菱.
台南新营“竹马阵”源流考[J]
.戏剧艺术,2001(6):88-97.
被引量:2
2
黄汉坤.
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112-119.
被引量:6
3
刘红娟.
地域文化与民间生态——论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的活态思维[J]
.中州学刊,2011(5):204-206.
被引量:5
4
李红云.
莱芜梆子在“非遗”语境下的时代应对[J]
.民族艺术研究,2011,24(6):37-42.
被引量:3
5
吕鹏.
莱芜梆子的音乐形态初步研究[J]
.文教资料,2012(9):104-105.
6
吕鹏.
莱芜梆子的剧目与典型唱腔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6):250-251.
被引量:1
7
张艳.
岳西高腔与莱芜梆子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214-215.
8
吴真.
潮剧童伶制探源[J]
.文艺研究,2000(2):52-57.
被引量:9
9
杨晓芸.
莱芜梆子传统戏的文化艺术特征和社会价值的体现[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4):172-172.
10
王东杰.
浅析莱芜梆子剧团的发展现状[J]
.北方音乐,2016,36(5):216-216.
同被引文献
47
1
秦文贞.
山东地方戏曲起源与发展[J]
.潍坊学院学报,2008,8(1):33-35.
被引量:3
2
王云,李泉.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及其史料价值[J]
.文献,2004(1):236-251.
被引量:13
3
周景春.
大弦子戏历史渊源新考[J]
.兰台世界(下旬),2012(9):78-79.
被引量:2
4
赵生玲.
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的聊城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6-267.
被引量:8
5
王加华.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J]
.清史研究,2005(3):79-84.
被引量:7
6
王加华,曹永.
交通环境、社会风气与山东地方戏的流布及地区差异[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2):67-74.
被引量:8
7
贾建伟.
山东菏泽地方戏唢呐伴奏初探[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6):147-149.
被引量:2
8
胥正娜.
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J]
.戏曲艺术,2007,28(4):52-56.
被引量:10
9
王云.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0-44.
被引量:9
10
纪根垠.
弦索声腔概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9(4):39-4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李砚.
山东地方戏曲研究综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4):76-8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何欣雨,韩雅鑫.
传统戏曲民间剧团的生存与发展研究——以宋家班柳子剧团为例[J]
.戏剧之家,2023(8):42-44.
2
傅聪,张发荣.
论方言对山东五音戏唱腔的影响[J]
.大舞台,2024(3):26-30.
1
曹越.
谈莱芜梆子新时代下的传承发展[J]
.音乐大观,2014,0(1):81-82.
被引量:2
2
于少华.
吕剧琐话[J]
.春秋,2008(4):48-48.
被引量:1
3
张兆忠,李呈富.
戏苑奇葩──莱芜梆子[J]
.山东档案,2000(1):45-45.
被引量:3
4
李传友,宋睿.
莱芜梆子现代爱情戏浅谈[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49-151.
被引量:1
5
王东杰.
浅析莱芜梆子剧团的发展现状[J]
.北方音乐,2016,36(5):216-216.
6
杨晓芸.
莱芜梆子传统戏的文化艺术特征和社会价值的体现[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4):172-172.
7
载声,培恭.
泉城秋色好 乐坛气象新[J]
.人民音乐,1984(2):35-36.
8
张新禹.
莱芜梆子的艺术特色[J]
.北方音乐,2016,36(11):155-155.
9
吕鹏.
莱芜梆子的剧目与典型唱腔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6):250-251.
被引量:1
10
李顺发.
莱芜梆子的形成流传和发展[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3(S1):45-48.
被引量:7
戏剧丛刊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