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北京市朝阳区剖宫产现状及指征分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剖宫产现状,分析剖宫产指征,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剖宫产率的下降空间及控制的合理水平,旨在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方法:选取2006~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产科质量报表进行剖宫产率趋势分析。调查2012年2~7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助产机构分娩的病例,进行原始信息的现场采集和剖宫产指征的甄别。结果:2006~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助产机构剖宫产率仍较高,为48.05%;民营助产机构剖宫产率为53.5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经剖宫产指征审核后,社会因素占14.79%,剖宫产指征掌握不准确占6.32%。主要原因依次为胎儿窘迫不存在或诊断依据不足、羊水过少诊断不准确、头盆不称诊断依据不足、初产头浮不是剖宫产指征以及试产时间不够或未试产。结论:通过组织外院专家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审核和仔细甄别,发现通过压缩社会因素及剖宫产指征掌握不准确的原因,此次调查中剖宫产下降的比例为10%左右。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剖宫产的其他影响因素;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自然分娩、强化技术培训,正确判断剖宫产医学指征;对民营助产机构加强监管,降低其剖宫产比例。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4981-4982,共2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关键词 剖宫产 现状 指征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9

共引文献97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