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引言 同伴教育是存在于一定人群中的交流或教育形式,在一起通过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朋辈之间的影响力,在彼此间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知识,以达到唤起共鸣的一种教育方式[1]。起源于澳大利亚,后在西方国家流行。同伴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最早由Wagner 得到考证[2]。Lancaster 于18世纪初在伦敦创立了“班长制度”,其中提到“班长”先接受老师的教育,然后“班长”回去后去督促指导其他学生[3]。1957年,美国 Nebraska 大学的学生流感免疫教学内容,随后被应用到药物滥用和控制青少年吸烟等项目中[4]。来自澳大利亚的生殖健康专家Short 教授于1988年最先将同伴教育应用到对医学生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中[5]。目前,同伴教育在预防HIV 和性健康教育领域已被广泛应用[6]。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284-284,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