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韧带骨化(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好发于下胸椎,是引起胸椎管狭窄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前期OLF病例大多由日本学者报道,因此, OLF曾一度被称为“日本病”。随着CT和MRI等影像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其他地方关于OLF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国内一项大规模人群MRI研究显示[1]:中国南方人群OLF总体患病率为3.8%,其中52.2%的OLF发生于T9~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993例因胸部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等)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OLF总体标化患病率为63.9%,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达79.2%,患病节段在下胸椎较高, T10~11和 T11~12分别为44.0%和41.6%[2]。可见,国内OLF的患病率并不低,有必要对OLF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来胸椎OLF的病理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