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洞天福地是生态文明的样板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时至今日,道教界仍保留着自然和谐建设洞天福地的传统。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何应对人类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气污染、自然破坏,既是生态文明的大课题,也是保护洞天福地这种样板的重要课题。
作者
熊铁基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3,共4页
China Taoism
关键词
道教界
生态文明
司马承
仙道
武当福地总真集
中国道教协会
二字
指导思想
杨世华
道协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1
《云笈七签》第二十七卷《洞天福地》,齐鲁书社,1988年,第158页.
2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
3
《道藏》第九册第852-853页.
4
新编《茅山志》.
5
.《道藏》第五册[M].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12页.
6
《道藏》第十九册,第291页.
7
杨立志点校.《明代武当山志二种》[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8
《学者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新理念推进农村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2日.
9
《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12月版,第507页.
10
《桃花源记》.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13
1
梅莉.
明清时期武当山香客的地理分布[J]
.江汉论坛,2004(12):81-85.
被引量:3
2
刘永霞.
陶弘景与儒道释三教[J]
.宗教学研究,2005(3):118-121.
被引量:1
3
张海鹏.
宋之问的佛道诗歌略论[J]
.宗教学研究,2008(2):211-216.
被引量:2
4
夏先忠.
六朝道典用语佛源考求举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1):279-282.
5
蒲亨强,韩革新.
当代道教经韵源流考[J]
.中国音乐,2008(4):28-32.
被引量:3
6
曹智频.
论道家思想的传播与文化走向--对李锦全先生道家研究的梳理[J]
.广东社会科学,2009(2):51-55.
7
苟波.
明清小说视野中的社会思潮与道教伦理[J]
.宗教学研究,2009(2):47-55.
被引量:1
8
程义.
宋真宗天禧二年林屋洞道教投龙遗物简介[J]
.中国道教,2010(1):37-39.
被引量:1
9
谢贵安.
试述《明实录》对武当山的记载及其价值[J]
.江汉论坛,2011(12):105-110.
被引量:2
10
高灵芝.
村庄变迁与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多村一社区”案例的实证分析[J]
.东岳论丛,2014,35(11):109-11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4
1
金山.
洞天福地金华山[J]
.风景名胜,2000(10):19-19.
被引量:1
2
祝笋.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形成与特点[J]
.江汉考古,2010(4):144-148.
被引量:7
3
张松辉.
“桃花源”的原型是道教茅山洞天[J]
.宗教学研究,1994(Z1):47-52.
被引量:11
4
潘伟,朴永吉.
关于道观园林的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9-11.
被引量:5
5
任林豪.
天台山洞天福地与神话传说[J]
.中国道教,1991(2):50-53.
被引量:2
6
金荷仙,华海镜.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
.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被引量:131
7
李祥妹.
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与寺庙园林环境[J]
.人文地理,2001,16(1):35-39.
被引量:28
8
彭巧,傅德亮,徐剑锋.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104-108.
被引量:25
9
李远国.
洞天福地:道教理想的人居环境及其科学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118-123.
被引量:11
10
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引证文献
2
1
苗诗麒,金荷仙,王欣.
江南洞天福地景观研究进展[J]
.中国园林,2015,31(12):45-49.
被引量:9
2
郭峰,周晓萌.
中武当:武当文化的承嬗离合——以天柱山道教文化为中心的探讨[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41(4):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涛,朱旭光.
洞天福地的三才空间及景观布局研究——基于《道藏》的考察[J]
.宗教学研究,2021(4):41-47.
被引量:1
2
武诗婷,王欣,徐煌诚.
杭州南宋洞霄宫道观园林理法与布局[J]
.山东林业科技,2019,49(1):94-100.
被引量:2
3
郑青青,金荷仙,吴会.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研究[J]
.风景园林,2020,27(12):110-114.
被引量:5
4
郑青青,金荷仙,陈楚文.
道在山林,周弥六合——浙东天台山“洞天福地”的山岳景观流变及文化意象研究[J]
.中国园林,2020,36(12):35-40.
被引量:7
5
吴会,金荷仙.
洞天福地景观研究现状与分析[J]
.南方建筑,2021(1):58-63.
被引量:4
6
董海娜,金荷仙,郑青青.
人文与山水视角下温州洞天福地特征 研究[J]
.中国园林,2021,37(7):43-47.
被引量:3
7
綦冀,郭峰.
“南武当”五雷山道教文化探析[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42(1):1-7.
被引量:2
8
王欣,易潇蕊.
从仙境到人境:桃花源意象的园林转译[J]
.园林,2023,40(1):87-93.
被引量:3
9
唐孝祥,徐应锦,舒畅,白颖,王鑫.
活态遗产视角下南诏洞天福地景观场域建构[J]
.中国园林,2024,40(10):55-61.
10
杨澜,王步超,高宁.
洞天福地的生存空间:AI绘画与大众审美匹配度探究[J]
.Design(汉斯),2023,8(3):1389-1396.
1
蒋朝君,田湖.
道学中的“坐忘”思想及其意义——以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为主体之展开[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7-72.
被引量:5
2
周曙光.
浅谈司马迁的美学观及表现[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8(1):93-95.
3
傅元天.
修戒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J]
.中国道教,1990(2):6-7.
被引量:1
4
石洪生.
军校,我毕生的记忆[J]
.晚霞(上半月),2009(2):18-19.
5
詹石窗.
吴筠师承考[J]
.中国道教,1994(1):26-28.
被引量:2
6
王宜峨.
道教哲学简论[J]
.中国道教,1989(4):20-25.
7
林莉,林田.
让理智与情感携手成长[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4(1):31-31.
8
徐战云.
试述王屋山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色[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0(1X):29-33.
9
庞凤艳.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中的运用[J]
.中国职工教育,2014,0(12X):150-150.
被引量:3
10
卢理湘.
玄关正论(上)[J]
.武当,2016,0(6):64-66.
中国道教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