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雨巷》教学形式的反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戴望舒的《雨巷》是人教版高一语文课后读背篇章。该诗写于1927年夏,表面上言情,写思慕追求一位有着丁香素质的少女而不可得,实则是反映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与追求的精神状态。这是一首朦胧诗,幽微精妙,意境朦胧,耐人寻味。文本解读时,既可以从爱情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政治、哲理角度切入。因我深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他那从不妥协的爱国情愫的感染,故我在设计本课时,更倾向于从政治、哲理角度切入,去引导学生。现在,我重点从教学形式角度谈谈我的体会。
作者 杨进虎
出处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4年第9期91-91,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