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收入倍增计划的差异与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日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时机、背景、经济基础,以及国际环境方面有很大不同,比较中日收入倍增计划,找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帮助中国收入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收入倍增计划要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内需,促进收入增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注重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控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吞噬收入增长结果。
作者
肖海晶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杂志社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70-74,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
收入分配
收入倍增
中国
日本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张凤林.
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措施及启示[J]
.学术交流,2011(2):111-114.
被引量:13
2
张车伟,蔡翼飞,董倩倩.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学动态,2010(10):107-111.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内野达郎.战后日本经济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
2
孙执中.《荣褒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吕文忠.《战后日本中小企业立法经历及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网站,www.bic.cass.cn.
4
日本农林统计协会.图解粮食/农业/农村白皮书[M].东京:2001:36.
5
田中与造.成长争沦及其实质[M].东京:日本产业社,197l:52、179.
6
桥本寿郎等.戴晓美译.现代日本经济[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
白重恩,钱震杰.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9(5):99-115.
被引量:382
共引文献
37
1
刘宗平.
破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困境的若干设想——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借鉴[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5.
被引量:2
2
黄思宁.
日美两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增长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
.调研世界,2012(3):60-64.
被引量:2
3
魏婕,任保平.
中国城乡购买力:由失衡走向平衡[J]
.财贸研究,2012,23(4):17-24.
被引量:3
4
孙敬水,黄秋虹.
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问题,2013(1):11-17.
被引量:4
5
张晓波.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回顾与政策工具指南[J]
.经济师,2013(5):63-65.
6
张晶,梁斯.
关于我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探讨——基于日本经验的启示[J]
.商业时代,2013(19):15-16.
7
董有德,李菲.
中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济学分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8):33-36.
被引量:2
8
王志刚,张璟,周永刚.
“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基于中日比较视角[J]
.新疆农垦经济,2013(9):1-4.
9
旷爱萍.
广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对策探究[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3(3):30-33.
被引量:1
10
王昊.
我国实现国民收入倍增的财政政策选择——基于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验的视角[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15(3):3-5.
同被引文献
37
1
梁忠义.
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高速增长”——关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与长期教育计划问题[J]
.外国教育研究,1979(1):1-12.
被引量:1
2
蔡昉.
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13-18.
被引量:141
3
樊纲,张晓晶.
“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J]
.管理世界,2008,24(9):12-24.
被引量:100
4
詹小洪.
韩国会发生第二次金融危机吗?[J]
.银行家,2008(12):78-80.
被引量:2
5
刘福垣.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J]
.南风窗,2011(16):76-78.
被引量:30
6
马岩.
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J]
.经济学动态,2009(7):42-46.
被引量:104
7
胡鞍钢.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
.当代经济,2010(15):7-8.
被引量:62
8
王志平.
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操之过急[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5):30-33.
被引量:6
9
张车伟,蔡翼飞,董倩倩.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学动态,2010(10):107-111.
被引量:34
10
郑秉文.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
.中国人口科学,2011(1):2-15.
被引量:258
引证文献
1
1
康成文.
双倍增目标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伍文中,赵果庆.
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双目标驱动下的宏观政策最优控制研究——基于二次线性最优控制策略[J]
.中国软科学,2021(12):163-174.
2
张守富.
发展中国家有增长无发展问题分析[J]
.财讯,2018,0(16):22-22.
1
应健中.
看收入倍增计划有感[J]
.浦东开发,2012(12):57-57.
2
祁晓红.
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几点思考[J]
.中国发展,2013,13(2):38-41.
被引量:2
3
王凤坤,王兴杰.
浅谈收入倍增计划的起源、意义与考验[J]
.中国科技纵横,2013(23):238-238.
4
叶祝颐.
江苏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值得期待[J]
.宁波通讯,2011(5):22-22.
被引量:2
5
许杰慧,韦彩霞.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路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7):75-76.
被引量:1
6
马玉茹.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J]
.财经界,2016,0(20):350-350.
7
刘苍劲,刘荣材.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路径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69-73.
被引量:3
8
舍伦.
中等收入者增加关键在分配改革[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12(1):15-15.
9
邹东涛,付丽琴.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3):13-17.
被引量:8
10
向丙浩.
浅析我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6):295-296.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