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刍议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华裔关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产物,具有不同于美国文学的独特性。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特殊的生活环境、阅历和体验使他们以间接的渠道与中国文化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作品中体现着中美文化的杂糅。
作者
曹洁萍
机构地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64,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发展
中国文化
分类号
I712.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惠.
从中国文化到华裔美国文化——论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文化观[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216-220.
被引量:10
2
吴冰.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J]
.外国文学评论,2008(2):15-23.
被引量:49
3
胡亚敏.
留恋·排斥·融合——论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5):45-48.
被引量:14
4
曾理.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9-15.
被引量:20
5
吴冰.
从异国情调、真实反映到批判、创造——试论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反映[J]
.国外文学,2001(3):73-80.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胡亚敏.
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
.外国文学,2001(3):73-76.
被引量:34
2
范守义.
义不忘华:北美华裔小说家水仙花的心路历程[J]
.国外文学,1997(4):106-111.
被引量:7
3
方红.
在路上的华裔嬉皮士——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的戏仿[J]
.当代外国文学,2004,25(4):136-141.
被引量:8
4
吴冰.
从异国情调、真实反映到批判、创造——试论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反映[J]
.国外文学,2001(3):73-80.
被引量:41
5
张龙海.
戏仿、语言游戏、神秘叙事者、拼贴——论汤亭亭《引路人孙行者》中的后现代派艺术技巧[J]
.外国文学,2005(3):100-105.
被引量:20
6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7
艾勒克·博埃默 盛宁 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67.
8
波拉·莱宾诺维兹(PaulaRabinowitz).不同的记忆:与汤婷婷的谈话[J].密西根季刊,1987,:182-182.
9
本文中<喜福会>(原著:Amy Tan,The Joy Luck Club)的引文摘自于人瑞所译的<喜福会>(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引文中使用的页码也按是书而定.汤婷婷的<顽猴爷的赝书>则系本文作者译自Maxine Hong Kingston,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New York:Vintage Books,1990).文中此书的引文也是本文作者所译,引文中的页码以小说的英文原著为依据.
10
依瑟·梅容·金(Esther Mikyung Ghymn).亚裔美国女作家笔下的亚裔妇女形象[M].New York:Peter Lang,1995.28.
共引文献
122
1
熊紫沁.
翻译伦理视域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汉译——以《喜福会》汉译本为例[J]
.新纪实,2021(6):83-86.
被引量:2
2
李素真.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呈现及文化身份建构[J]
.时代文学,2009(9):202-203.
3
连欢.
并非语言殖民——美国华裔文学早期自传分析[J]
.文教资料,2008(34):24-26.
被引量:3
4
张洪伟,孟凡飞,蔡青.
悠悠食文化中的身份探寻——浅析《华女阿五》中饮食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J]
.文教资料,2007(14):134-136.
被引量:1
5
赵莉华.
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误区[J]
.华文文学,2006(2):82-85.
被引量:2
6
刘友道.
从《饮碗茶》看美国华裔身份重建过程中的异化和孤独[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2):49-50.
7
张利敏.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上海女孩》[J]
.作家,2012(12):41-42.
8
董美含.
“美国华裔文学”命名与界定的流变[J]
.作家,2011(4):2-7.
被引量:1
9
万永坤,刘晓红.
谭恩美代表作《喜福会》研究综述[J]
.作家,2010(4):63-64.
被引量:2
10
熊学惠.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2):3-4.
1
梁艳.
异质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华裔和非裔美国作家作品主题的比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727-731.
2
左云慧(选注).
喜福会[J]
.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09(5):34-36.
3
王志清.
朦胧乎深邃乎——耿林莽散文诗新作导读[J]
.星星,2016,0(3X):9-10.
4
于俊波,王新宇.
盖茨比的理想新解[J]
.科教文汇,2008(19):222-222.
5
柳鸣九.
一次越洋电话[J]
.意林,2008,0(24):51-51.
6
平明.
你知道得太多了[J]
.北方文学,2002(8):79-80.
7
关国成,韵石,明德.
庆七一(词三首)[J]
.税收征纳,1998,0(7):46-46.
8
王吴军.
总统和孩子[J]
.花卉,2012(8):43-43.
9
金怡文.
《洪堡的礼物》的主题与写作艺术特征[J]
.芒种,2014,0(8):131-132.
10
张媛军.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
.语文建设,2016(8X):47-48.
芒种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