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惩治虚假诉讼的司法困境与解决思路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庭、法律、法官等元素共同构筑了诉讼这一人类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然近年来,诉讼这种承载公平与正义价值的制度载体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智者的法律游戏”,即通过构筑虚假的诉讼,利用法院的裁判权和强制执行权谋取非法的利益。据浙江高院做过的一项调查,基层法院近九成法官称:曾接触到虚假诉讼案件,八成法官认为该类案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作者
王春丽
孙娟
机构地区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14年第4期75-83,共9页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关键词
诉讼案件
司法困境
惩治
纠纷解决方式
基层法院
强制执行权
人类社会
不法分子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09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21
1
陈东升、马岳君.《九成基层法官曾遇虚假诉讼》,载《法制日报》2011年3月14日第5版.
2
《民事诉讼法》新增第112条.
3
张宽明.《司法关注民生真情温暖百姓》,《人民法院报》2011年3月9日.
4
刘晓丽.
论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刑事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以一个案件分析为例[J]
.行政与法,2010(9):83-86.
被引量:3
5
鲁晟.《虚假诉讼:民事到刑事的嬗变》,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10月18日第3版.
6
谭辉.
诉讼诈骗罪的立法研究[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33-38.
被引量:1
7
张明楷.
论三角诈骗[J]
.法学研究,2004,26(2):93-106.
被引量:209
8
潘晓甫 王克先.《伪造民事证据是否构成犯罪》[N].《检察日报》,2002年10月10日第3版.
9
杨玉秋.
虚假诉讼行为定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4):66-67.
被引量:35
10
钟蔚莉,胡昌明,王煜珏.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中发现的虚假诉讼的调研报告[J]
.法律适用,2008(6):55-58.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71
1
陈桂明,李仕春.
诉讼欺诈及其法律控制[J]
.法学研究,1998,20(6):116-127.
被引量:58
2
王永亮,邹莉,彭勇.
情节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能否认定为诈骗罪?[J]
.中国审判,2008,0(12):72-74.
被引量:10
3
李翔,黄京平.
论诉讼欺诈的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6):24-29.
被引量:41
4
李庚香.
构建当代中国的司法权威[J]
.行政与法,2002(12):25-26.
被引量:5
5
孔祥俊.
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J]
.政法论坛,2002,20(5):86-99.
被引量:59
6
于改之,周玉华.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及相关问题探究——从诈骗罪之行为结构的考察出发[J]
.法商研究,2005,22(4):79-88.
被引量:28
7
姚志坚.
"调解热"与法院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J]
.法律适用,2005(9):69-72.
被引量:18
8
汤维建,沈磊.
论诉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19(2):21-28.
被引量:28
9
(台)蔡墩铭主编.《台湾刑法分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813页.
10
(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各论》,董璠兴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第244页.
共引文献
309
1
黄驿媚.
刑事实体辩护有效性的困境与实现[J]
.量刑研究,2019(1):140-166.
2
李剑林.
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反思、归因与对策[J]
.司法改革论评,2019(2):196-218.
3
陈文涛.
虚假诉讼“关联犯罪”的教义学展开及实务检讨[J]
.清华法律评论,2021(1):199-218.
4
俞悦.
非典型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辨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8):85-85.
5
何荧.
民事虚假诉讼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2019,0(32):123-125.
6
王建国.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应对[J]
.楚天法治,2019,0(12):82-82.
7
亓旭岩.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2):75-78.
被引量:3
8
赵秉志,张伟珂.
诉讼诈骗问题新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51-55.
被引量:16
9
黄潇筱.
浅论诈骗罪中的财产交付行为[J]
.消费导刊,2009,0(15):146-147.
10
李伟,刘为波.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J]
.法律适用,2004(8):43-4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63
1
赵秉志,张伟珂.
诉讼诈骗问题新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51-55.
被引量:16
2
孙加瑞.
检察机关对于虚假诉讼的监督方法[J]
.人民检察,2014,0(14):37-40.
被引量:8
3
张卫兵.
论诉讼欺诈之刑法调整[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5):48-53.
被引量:11
4
李翔,黄京平.
论诉讼欺诈的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6):24-29.
被引量:41
5
高铭暄,叶良芳.
再论牵连犯[J]
.现代法学,2005,27(2):103-114.
被引量:75
6
吴玉萍.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4):47-55.
被引量:39
7
姚志坚.
"调解热"与法院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J]
.法律适用,2005(9):69-72.
被引量:18
8
肖扬.
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
.求是,2006(19):5-8.
被引量:39
9
陈煜儒.诉讼诈骗审理缺标准已建言出台司法解释[N].法制日报,2009-03-13(8).
10
苏惠渔.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
9
1
王志祥,刘婷.
虚假诉讼罪:概念界定与学理分析[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1):1-7.
被引量:25
2
苏德,杜国伟.
虚假诉讼的相关问题研析[J]
.中国检察官,2016(2):62-65.
3
李曾求.
虚假诉讼罪适用疑难问题探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7条之一的规范展开[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3):38-43.
被引量:6
4
陈瑞林,张健一.
关于虚假诉讼入罪的思考:司法管理的角度[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9):65-68.
5
何秉群.
论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现状、难点与对策--以河北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开展情况为例[J]
.河北法学,2017,35(4):193-200.
被引量:19
6
纪长胜.
虚假诉讼罪的认定与适用[J]
.人民司法,2017(7):65-69.
被引量:6
7
徐炯烨.
虚假诉讼的入罪研究与分析[J]
.法制博览,2017(33).
8
杜晨起.
民事虚假诉讼的界定和治理机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4):101-102.
9
刘珏,管福生.
我国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6):49-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潘志玉.
虚假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再定位[J]
.政法论丛,2023(2):149-160.
被引量:4
2
牛鹏.
从“阶梯式治理”走向“协同治理”——我国虚假仲裁治理的另一种思路[J]
.仲裁研究,2021(1):45-52.
被引量:3
3
陈雅峥.
国际商事调解中的虚假调解问题及中国因应——以《新加坡调解公约》为视角[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1):93-110.
被引量:1
4
张润.
仲裁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则化研究[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1):84-96.
被引量:1
5
孙鹏.
论“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的入罪范围——基于民事诉讼法理的教义分析[J]
.法律方法,2024(3):214-233.
6
李淑丹.
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难点与对策[J]
.山东青年,2019,0(10):269-269.
7
杜佳凌.
虚假诉讼罪客观行为争议问题研究[J]
.楚天法治,2019,0(3):151-152.
8
林华丽,黎世华.
刍议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完善[J]
.楚天法治,2018,0(36):49-51.
9
刘春丽.
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探析——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第35条[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3):90-94.
被引量:3
10
张明楷.
虚假诉讼罪的基本问题[J]
.法学,2017(1):152-168.
被引量:105
1
朱健.
论虚假诉讼及其法律规制[J]
.法律适用,2012(6):38-42.
被引量:16
2
“民告官”何以沦为法律游戏[J]
.政府法制(法制参考),2010(5):11-11.
3
对老百姓要有真情实感[J]
.党课,2008(5):6-6.
4
李海文.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J]
.党的建设,2007(1):48-48.
5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的由来[J]
.新长征,2016,0(3):34-34.
6
宋志坚.
做事与做官[J]
.党的生活(黑龙江),2002(9):32-33.
7
李海文.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及职权[J]
.先锋队,2008,0(17):56-58.
8
黄林.
党组织书记与党员关系辨析[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2):41-41.
9
乔希玲.
依法行政必须加强行政法制监督[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2):48-50.
10
孙曼丽,初冰.
浅析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
.硅谷,2010,3(2):220-220.
犯罪研究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