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沈玄庐、刘大白、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浙江一师文人的创作,见证了新文学初创期新诗的崛起与散文的中兴。耐人寻味的是,与其五四前后精神气质的沉潜衍变适成呼应,其文体亦大致呈现了一个从诗到散文的集体性取舍趋势。而朱自清发表于1923年的长诗《毁灭》恰似一座界碑,可借作彼时一师文人不约而同作别诗化青春、步入散文人生的宣言。"人""文"相契,对于浙一师文人群而言,散文书写显然已不止是体现一种文体风格而已,更衍生为表征一种不急不徐、"前进而不激进"的生存姿态,一种智情合致的思想范式,一种清明平和的精神气质。藉此文体得以关注更其日常、宽广的人文经验,追求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形散神不散。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初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研究>(13BZW11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