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诗化青春到散文人生——兼论浙江一师文人精神气质的衍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沈玄庐、刘大白、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浙江一师文人的创作,见证了新文学初创期新诗的崛起与散文的中兴。耐人寻味的是,与其五四前后精神气质的沉潜衍变适成呼应,其文体亦大致呈现了一个从诗到散文的集体性取舍趋势。而朱自清发表于1923年的长诗《毁灭》恰似一座界碑,可借作彼时一师文人不约而同作别诗化青春、步入散文人生的宣言。"人""文"相契,对于浙一师文人群而言,散文书写显然已不止是体现一种文体风格而已,更衍生为表征一种不急不徐、"前进而不激进"的生存姿态,一种智情合致的思想范式,一种清明平和的精神气质。藉此文体得以关注更其日常、宽广的人文经验,追求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形散神不散。
作者 张直心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初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研究>(13BZW11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7

  • 1叶圣陶.《悼匡互生先生》,收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匡互生与立达学园》第13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2周予同.《火烧赵家楼》,收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匡互生与立达学园》第8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3郑欣淼.《故宫的价值与地位》,《光明日报》2008年4月24日.
  • 4张直心.“一师风潮”论衡[J].文学评论,2010(6):173-176. 被引量:2
  • 5大白.《我想提倡的几种主义》(一),载1925年11月8日《黎明》周刊第6期.
  • 6俞平伯.《打破中国神怪思想之一种主张》,载1919年3月1日《新潮》第1卷第3期.
  • 7鲁迅.《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第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8魏金枝.《杭州一师时代的朱自清先生》[J].文讯,1948,9(3).
  • 9朱光潜.《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 10冯雪峰.《悼朱自清先生》,《论文集》第1卷,第1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徐白民.《浙一师风潮经过》,收入《浙江一师风潮》,第382页.
  • 2曹聚仁.《我与蒋梦瞵》,编入《听涛室人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0,282页.
  • 3曹聚仁.《哭朱自清先生》,编入《听涛室人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22页.
  • 4魏金枝.《柔石传略》,收入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 5蔡元培.《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演说词》,《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343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6刘延陵.《<思痛录>序》,收入《浙江一师风潮》,第143页.
  • 7曹聚仁.《五四运动》,编入《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 8自彭明.《五四运动史》,第522页.
  • 9季陶.《蔡先生委曲求全的是非》[J].上海星期评论,1920.
  • 10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蔡元培全集》第10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共引文献2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