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家庭、教育与分离的技术——文化转型人类学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8

Family,Educ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thropolog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家庭的核心曾经是在结合性这一维度上有所意识的塑造。随着现代社会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独立性的加强和唯一性的强调,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分离性趋势也在不断增强。它不但反映在社会的新物品对于家庭生活及家庭主妇角色的改造上,也反映在个性化的自我意识的培育及随之不断增强的家庭生活的解体上,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结果。 The building of ideology used to be the core of family in the dimension of associativity. With the emphasis of modern education on cultivating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uniquenes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sepa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family. It is reflected not only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life and the role of house wife caused by new objects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increasing disintegration of family life, which is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作者 赵旭东
出处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4,共6页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关键词 家庭 文化转型 分离的技术 family cultural transmission separation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8

  • 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1):1-24. 被引量:220
  • 2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88年版.
  • 3托夫勒,阿尔温.权力的转移[M].刘红,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 4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参见《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210~211页.
  • 5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周晓红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收入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 7李培林:《社会学与中国经验》,见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第 17 — 20 页.
  • 8李培林:《中国社会学的产生》,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第23—56页.
  • 9《(万历)续修严州府志》.
  • 10吕昌期修,俞炳然篡:《(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共引文献98

同被引文献80

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