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数据,探讨网络素养、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状况及其理论关系。研究证实,拓展运用网络素养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一般;网络技能和网络媒介知识对不同的网络隐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网络技能(接近能力)对"伪造"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网络媒介知识(内容生产能力)对"保护"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网络素养对"抑制"类消极的网络隐私保护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需更科学地界定和测量网络隐私保护行为这一概念,同时引入"效能"能认知心理因素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来检测网络素养与隐私保护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出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8,共9页
Journalism Research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计划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12&ZD015)
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60040)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1YS26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