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检察机关初查程序有其制度基础与实践必要性,须遵循相关运作原则。初查在检察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规范初查程序特别是询问初查对象须遵循"相对合理"之路径,强化初查阶段的监督与制约,谨慎调整相关制度与措施。职务犯罪的查办须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为之。新《刑诉法》不仅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且将其适用阶段向前延伸至侦查阶段。侦查阶段非法证据的防范和排除,不仅要从转变侦查理念、提升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上下功夫,更要从规范初查取证、严格证据转换、落实责任追究上做文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自确立以来,就一直饱受争议,有必要在肯定其功能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理性完善。新《刑事诉讼法》延续并对"自报身份"制度予以修正。"自报身份"案件比例越来越高,成为普遍现象,检察机关应当准确认识该制度的立法定位,构建合理的适用、监督机制,缩减该制度的适用比例。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的设立,要真正实现刑事和解恢复正义价值,切实保障被害人权益,帮助被告人和被害人回归社会以及恢复社会秩序,需要建立完善的刑事和解保障机制。在适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过程中,理论上必须明确该程序的特点以及流程,探讨不同证明对象中不同的证明责任。检察院作为该程序的唯一启动机关,在国际追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考虑到检察权力可能存在的滥用情况,也须对相关的救济手段以及利害关系人的财产权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以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
作者 陈鹏飞
出处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4年第5期99-104,共6页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The Rule of Law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付子堂.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功能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5):18-24. 被引量:16
  • 2练情情:《激辩“监视居住’,利弊.广东高校法学教授研讨刑诉法修改草案》,《广州日报》2011年11月18日;郑钰飞:《指定监视居住是有害的—专访卞建林》,《成都商报》2011年10月28日;陈良飞:《刑诉法修正案律师建言监视居住应获嫌犯同意》,《东方早报》2011年9月7日;杨维汉、查文晔:《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优先考虑家属》,《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9月19日;刘长:《律师界热议刑诉法修改“指定监视居住”易沦为变相羁押》,http://policy.caing.com/dailynews/index-236.html,2011-11-29.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条文及草案说明》,http://Www.npc.gov.cn/npc/xinwen/lfgz/2011-08/30/contem-1668503.htm,2011-11-29.
  • 4GillianHirst:《缓刑部门在法院保释还押或监禁决定中的任务》,王秀梅译,载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周伟、汤晖:《从例外到寻常:英国的附条件保释》,《当代法学》12003年第12期.
  • 5林栋.“刑诉法大修有进有退?”,载财新网china.caixin.com/201203-12/100367100,html.
  • 6薛火根.“期待进一步的解释和规范”,载《江苏法制报》2012年3月27日.
  • 7卢凤英.羁押必要性与制度保障问题[G]//石少侠.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346.
  • 8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若干问题的思考[EB/OL].(2012-10-22)[2013-05-06].http://www.nantongkf.jcy.gov.cn/llyj/201210/t20121022_968845.html.
  • 9高松林,刘宇.职务犯罪侦查适用监视居住有关问题研究[G]//石少侠.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67.
  • 10郑齐猛.监视居住折抵刑期当缓行[N]检察日报,2011.

共引文献109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