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有几分“猴性”又何妨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家长用“猴子”来形容学生的顽皮淘气。学生身上贪玩好动的“猴性”经常令不少班主任头大,于是乎打压再打压,消磨再消磨。其实,班主任若能善加引导,学生有点“猴性”又何妨。 几分“猴性”,几分求知欲。一定的行为规范是必要的,因此班主任需要时不时扮演一下“唐僧”的角色,给“猴性”十足的学生念念“紧箍咒”。然而,只会絮絮叨叨的“唐僧”,绝不是好班主任,我们也需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好动多变的“猴性”表层下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许,一句关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就能够激发出“猴子”的潜能,使学生发散的好奇心转化为聚焦的求知欲,专注的求知欲望又往往能产生非凡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作者 刘琦
出处 《班主任》 2014年第11期63-63,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