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民族和合理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以民族和合理论来予以完善,不断宣传、提倡、促进民族和合,完善民族政策。
作者
游洛屏
机构地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1,共6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和合理论
民族区域自治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67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2
斯大林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15.
3
宋月红.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与法律地位的确立[N].中国民族报,2010-04-30.
4
段宝林.中华龙与和合文化[N].中国文化报,2014-04-08.
5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6.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共引文献
467
1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2
佟德志.
从革命的法制到依法治国——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选择与政治文明建设[J]
.求实,2004(10):65-67.
被引量:3
3
任军利.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私营经济认识的几个突破[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0):180-183.
4
李义凡.
试析“腐败”和“官僚主义”的含义及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解[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4):1-6.
5
任艳妮,张晓川.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11-115.
被引量:2
6
李元卿.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事业的伟大贡献[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51-55.
7
史佩宇,戴平辉.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4-37.
8
陈红心.
试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原因[J]
.固原师专学报,2005,26(2):31-33.
9
周敏凯.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基本特点与主要内涵[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12-15.
被引量:1
10
潘宁.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现实启迪[J]
.社会科学家,2005,20(4):11-1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00
1
牟本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J]
.民族研究,2001(5):1-8.
被引量:4
2
梁小军.
略论和合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理论导报,2008(9):30-32.
被引量:2
3
唐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9-13.
被引量:7
4
姚维.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家,1998,13(5):36-40.
被引量:9
5
陈依元.
中华和合文化与新发展观[J]
.社会科学研究,1998(5):88-91.
被引量:15
6
方兰,文兵.
中华和合 殊途归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文化渊源[J]
.理论导刊,1998(6):43-44.
被引量:1
7
沈秀敏.
和合而兴——论我国社会发展与和合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1):98-101.
被引量:3
8
平文艺.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和合精神[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4):65-67.
被引量:1
9
陈光,梁俊菊.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技术的缺陷与修补[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3-139.
被引量:5
10
李汉相.
浅论老子的和合思想[J]
.中州学刊,2004(4):146-14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涂浩然.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视角研究“和合”文化[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5):22-29.
2
黄明涛.
民族区域自治研究的热点与主题演进*——基于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数据库的可视化研究(1999—2019)[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2(2):36-48.
1
杜永松,马百宁.
由涉性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思考[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3):138-138.
2
曹德飞.
论市场规制法的自由价值[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6(6):103-106.
被引量:1
3
孙朝霞.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与理论完善[J]
.生产力研究,2010(6):125-126.
被引量:2
4
刘泽华.
印度刑法诽谤罪浅析——兼谈我国刑法诽谤罪的立法及理论完善[J]
.山东法学,1993,8(2):50-51.
5
石迟阳.
论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6):60-63.
被引量:1
6
朱奕蓉.
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及其理论完善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157-158.
被引量:2
7
段伟.
论我国公证员助理制度的理论完善[J]
.中国司法,2006(3):55-57.
被引量:1
8
贾旭.
浅谈我国赠与合同及其任意撤销权[J]
.法制与经济,2013,22(18):50-51.
被引量:1
9
孙树志.
行政征用的理论完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3):124-130.
被引量:3
10
贾登勋.
合同担保实践及其理论完善的法律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2):24-30.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