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究屈原的生死观和儒家、道家的异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屈原的生死观是积极的。他对待生活、事业、理想以及一切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同时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屈原生死观的基础就是情感和爱,对生活是热爱的、对民族和人民是关爱的、对美是至爱的。无论是从现实生活,还是从民族的生存来说,儒家、道家和屈原的生死观念都是很有必要的。儒家是殉道,趋于理性,就是在死亡即将来临时,在道义和死亡之间被动做出选择;道家的天泽是维护自然天命,对为了功名利禄而残害生命的行为是坚决反对的;屈原想掌握自己的生死,使自己的死亡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
江涛
机构地区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1-83,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屈原
道家
儒家
生死观
异同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殷光熹.
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
.中国文化研究,2007(3):36-40.
被引量:6
2
杨秉文.
从《离骚》看屈原之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140-141.
被引量:1
3
武振伟.
从楚与中原各国关系看屈原的爱国问题[J]
.管子学刊,2005(3):120-123.
被引量:1
4
李生龙.
历史上屈原诠释之视角解读[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44-49.
被引量:3
5
田耕滋.
屈原被疏原因探幽[J]
.文学遗产,2005(4):16-22.
被引量:2
6
熊良智.
屈原身世命运的关注与宋代士大夫的人生关怀[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66-72.
被引量:5
7
曾艳.
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4):34-35.
被引量:4
8
郑祯玉.
屈原与苏轼:不朽的江神——析论余光中对屈原与苏轼的形象塑造[J]
.云梦学刊,2010,31(1):44-50.
被引量:4
9
刘铁峰.
论屈原贬谪“骚怨”的情感表达——兼论屈原“骚怨”情感的影响[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4(2):105-108.
被引量:1
10
蔡觉敏.
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论庄子、屈原人生境界的同异及对后代士人之影响[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4):60-6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尚永亮.
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模式意义[J]
.社会科学战线,1997(4):90-97.
被引量:12
2
张正明.
屈原爱国思想试析[J]
.江汉论坛,1986(3):60-65.
被引量:4
3
曹毓英.
屈原赋与楚地文化的地方特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1(4):68-73.
被引量:1
4
孟双全.
怎样历史地看待屈原——兼评杨公骥先生的有关论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4):5-10.
被引量:1
5
潘啸龙.
关于屈原自沉的原因及其年代[J]
.江汉论坛,1982(5):67-70.
被引量:2
6
董楚平.
从屈原之死谈到他的爱国、人格、气质——屈原个性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179-194.
被引量:4
7
王泽强.
楚墓竹简所记神祇与《九歌》神祇之异同及其在楚辞学上的意义[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4):65-69.
被引量:2
8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8.
9
李泽厚.华夏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8:49.
10
.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共引文献
49
1
贺莉莉.
论屈原的悲剧命运[J]
.广东经济,2017,0(6X):234-234.
2
张健.
从屈辞看屈原的妇女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87-188.
被引量:1
3
于佳慧.
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来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4):108-109.
4
彭红卫,李玉芹.
屈原悲剧人格的理性价值[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4):57-60.
被引量:1
5
张培锋.
宋代士大夫佛学的道德品格初探[J]
.东方丛刊,2006(3):58-75.
6
马斗成,王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宋代士大夫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49-56.
被引量:1
7
黄彬.
先秦儒家生死观解析[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55-58.
8
韩进莲.
由屈原诗词解析屈原的抗争精神[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2):7-9.
9
姚小鸥.
彭咸“水游”与屈原的“沉渊”[J]
.文艺研究,2009(2):44-49.
被引量:5
10
刘洪波.
屈洪同轨 视界融合[J]
.史学集刊,2009(4):114-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蔡觉敏.
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论庄子、屈原人生境界的同异及对后代士人之影响[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4):60-63.
被引量:3
2
孙俊.
浅析湖湘学派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5):36-3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诗琪.
浅谈屈原之死及其爱国主义精神[J]
.现代交际,2015(8):52-52.
1
汤一介.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J]
.意林文汇,2017,0(6):122-125.
2
朱名媛.
人生悟语[J]
.中国性科学,2005,14(2):38-38.
3
董光清.
耶稣圣心 至爱的泉源[J]
.中国天主教,1999(3):8-9.
4
肖国才.
自己的宝贝[J]
.理论与当代,2003(8):62-62.
5
王燕鸣.
赢在合作[J]
.安装,2011(11):1-1.
6
达照.
本觉与生死[J]
.广东佛教,2004(4):47-49.
7
陈延庆.
庄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J]
.北方论丛,2005(4):92-95.
被引量:1
8
黄德锋.
风水文化与生死品质[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12-13.
被引量:3
9
《爱在蔓延中》——爱与勇气编织的少许成长奋斗延[J]
.学生阅读世界(小学生),2012(3):27-27.
10
彭柳蓉,洛书.
绯夜的迷宫 亡灵书的秘密①[J]
.男生女生(金版),2014(1):51-58.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