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晚唐五代至明初汉语事态助词的历时嬗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了"则取得了表示事态的决定性优势。
作者 王华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8-42,共5页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晚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助词发展演变"(2013SJD74003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蒋绍愚.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