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中国最早以剧作形式出现、最早被比较完整地翻译成中文也是唯一一个在清末民初时期以三种文本形态出现的剧本。《威尼斯商人》剧情复杂,涉及多个社会问题,其中的女性问题因为契合当时中国的女权运动和文明戏观众中女性占多数的情况而被凸显出来,但中西两种戏剧诗学的差别以及折射者文化背景和文化态度的不同,导致三个折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主旨与风格。《威尼斯商人》的三个折射文本反映出,清末民初时期外国戏剧译介活动形态的丰富多样并不逊色于"第一度西潮"来袭时的"五四"。与"五四"相比,该时期更倾向于接纳和糅合外来文化系统,而不是全盘否定自身。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04,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早期话剧研究"(2011SJD760011)
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