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正规化建设及其对土地革命的推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通过红军游击战争的不断推动得以展开。陕甘边苏区红军的正规化建设以部队成分的改造即无产阶级化为重点。在日益正规化的红军游击战争的推动下,陕甘边苏区的土地革命逐渐深入,并体现出自身的地域特色。
作者
王明前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西部学刊》
2014年第11期56-60,共5页
Journal of Western
关键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边苏区)
红军正规化建设
土地革命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蓉.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经验及影响[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4(6):74-79.
被引量:4
2
陕甘边根据地与中国革命研究课题组,张智全.
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必然性[J]
.中共党史研究,2011(10):15-26.
被引量:15
3
李建国.
试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4(5):84-88.
被引量:2
4
王晋林.
中国共产党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J]
.甘肃理论学刊,2011(4):16-1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习仲勋.《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6日.
2
本书编委会.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391.
3
习仲勋.难忘的教诲[N].人民日报,1993-10-24.
4
董纯才.陕甘宁边区简史.党史资料,1953,(5).
5
《中共陕西省委员会1932年2月15日关于筹备成立陕甘游击队给中央的报告》,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6
《中共陕西省委1932年1月20日给陕甘边境游击队的指示信》,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第115页.
7
王世泰.《刘志丹与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纪念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8
《李维汉在与陕西省部分党史工作者座谈上的讲话》(打印件)(1980年10月11日).
9
张秀山.《照金革命根据地忆述》,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第668页.
10
张邦英.《刘志丹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志丹书库·刘志丹卷(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274-275页.
共引文献
16
1
贠建民.
弘扬南梁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J]
.甘肃政协,2021(3):34-38.
2
宋键.
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比较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1):14-19.
被引量:5
3
刘治立.
陕甘边政府的群众工作方法[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6):12-15.
被引量:1
4
杨元忠,李荣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特质和历史原因[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140-144.
被引量:1
5
赵法发.
改革开放以来陕甘革命根据地史研究述评[J]
.军事历史研究,2014,28(4):170-179.
被引量:2
6
万生更,李娇萍,姚米佳,王剑华.
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80-83.
被引量:2
7
万生更,李娇萍.
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研究[J]
.理论界,2015(7):96-101.
8
温金童,王小英.
论习仲勋与红军西征[J]
.党政干部学刊,2015(10):42-47.
被引量:2
9
吴晓军.
从俄界会议到七七事变:党应对重大风险和危机的策略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2016(4):133-140.
被引量:1
10
杨洋,齐卫平.
对陕甘边政府驻地旧址“一城三名”的考订[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1):107-112.
同被引文献
1
1
王明前.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和土地革命[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3):79-8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明前.
陕甘革命暴动的政治认同与斗争手法[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1(3):98-103.
1
温相.
高岗的前半生[J]
.领导文萃,2010(17):106-109.
2
赵晓燕.
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成功经验[J]
.传承,2015(2):20-21.
3
杨飞.
建国以来习仲勋研究述评[J]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1):80-88.
被引量:1
4
温相.
高岗的前半生[J]
.现代领导,2010(11):38-39.
5
张曼,庞宇瑶.
陕甘边苏区的红军干部学校[J]
.传承,2015(1):20-21.
6
肖甡.
浅析陕甘边苏区的历史贡献[J]
.军事史林,2013(9):10-14.
7
魏楠,李文文,马建波.
习仲勋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J]
.陇东学院学报,2014,25(4):64-67.
8
温金童,闫庆生.
习仲勋在陕甘边苏区的土改创新[J]
.兰台世界(上旬),2012(12):10-11.
9
李蓉.
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J]
.中共党史研究,2009(11):12-18.
被引量:9
10
丁文科.
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J]
.福建党史月刊,2013(2):28-31.
西部学刊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